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  2009-01-07 16:43:58

王弼在《老子三十八章注》中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王弼认为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老子一章注》)既然万物始于无,那么万物生存也就是自然的。因此,自然在王弼哲学中和无一样,也是一最高范畴。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

世无非物,物因心生  2009-01-07 16:43:58

中国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哲学家方以智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方以智早期曾广泛研究自然科学,主张舍物无心,坚持以气(火)为世界本原的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后来因躲避清廷搜捕,遁入空门,深受佛教哲学影响,在其著作《东西均尽心》中明确提出世无非物,物

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  2009-01-07 16:43:58

胡适在客观实在与主观意识问题上的一个主观唯心主义的命题。出自《实验主义》一文。胡适说:我们所谓实在含有三大部分:( A )感觉,( B )感觉与感觉之间及意象及意象之间的种种关系,( C )旧有的真理。总而言之,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

实在即动力,生命即流转  2009-01-07 16:43:58

李大钊关于物质世界变化发展问题的一个唯物辩证法的命题。出自《今》一文。李大钊说:大实在的瀑流永远由无始的实在向无终的实在奔流。吾人的我,吾人的生命,也永远合所有生活上的潮流,随着大实在的奔流,以为扩大,以为继续,以为进转,以为发展。故实在

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  2009-01-07 16:43:58

中国近代哲学家谭嗣同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谭嗣同从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尤其是其以太假说出发,将以太了解为宇宙的本体,从而提出了一些具有明显唯物主义倾向的宇宙论思想。但是,当他进一步对以太作出哲学的阐发时,却陷入了唯心主义。在其重要著作《仁学

理世界在逻辑上先于实际底世界  2009-01-07 16:43:58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在其著《新原道》中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冯友兰借助西方哲学及印度哲学中的逻辑分析方法,接着宋代程朱理学,建构了自己的以理、太极为宇宙本体的客观唯心论哲学体系,亦即其所谓新理学。冯友兰认为,有一事物必有该事物之所以为该事

理即气之条理  2009-01-07 16:43:58

中国明代哲学家吴廷翰提出一种本体论命题。在宇宙观上,吴廷翰承袭了王廷相的元气之上无物、无道、无理的唯物主义的气本体论、气一元论的思想,认为气为天地万物之祖,宇宙间的一切都是由气这一唯一的、普遍物质实体演化出来的。基于此,吴廷翰对气与理的关

道者,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2009-01-07 16:43:58

《庄子大宗师》中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老子》以道表示万物的生生过程,认为道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天地万物都在这无限过程中生成,所以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这一观点,认为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

道在于器数  2009-01-07 16:43:58

南宋叶適在《水心别集进卷总义》中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南宋薛季宣曾说:上形、下形,曰道、曰器。道无形埒,舍器将安适哉?且道非器可名,然不远物,则常存乎形器之内。(《浪语集》卷二十三)叶適进一步发展道常存乎形器之内的思想,明确提出物是天地间

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  2009-01-07 16:43:58

王安石《老子注》中提出的一种本体论的命题。王安石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他在注《老子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时说: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运行于天地之间。其冲气至虚而一,在天则为天五,在地则为地六。盖冲气为元气之所生,

道有本有末。……本者,出乎自然,故不假乎人力而万物以生也;末  2009-01-07 16:43:58

《王文公文集老子篇》中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王安石以体用范畴来分析道。以元气为道之体,冲气为道之用。他还以本、末范畴来分析道,认为道有本有末。王安石所讲的本末,首先是指道的无和有的性质。无则道之本,而所谓妙者也。有则道之末,所谓侥者也。故

道可道,非常道  2009-01-07 16:43:58

《老子一章》中提出的本体论命题。道的原始涵义是指道路。《说文解字》云:道,所行道也。一达谓之道。《易经》有所复其道,七日来复》(《复》);履道坦坦(《履》);复自道,何其咎(《小畜》)等,皆取道之原义。后引伸为人或物行为的轨迹或所遵循的轨
671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