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王守仁继承了孟轲“万物皆备于我”以及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思想观点,构造了自己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体系。王守仁认为心,亦即实质上的人的主观精神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天地万物以至草木瓦石都是“人心一点灵明”的体现,心之外没有客观存在的事物。据王守仁学生编辑的《传习录》上载,王守仁说:“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在王守仁看来,由“心”发生意识活动,意识活动的发生构成“事”,意识表现在那儿便构成了“物”。心包罗万象,不仅“众理”都具备,而且万事万物都是从这里生出,所以说,心之外无理,心以外无事。这样,王守仁用人的主观精神,亦即其所谓包容宇宙万物及诸理的万能的“心”取代宋代程朱学派的生化、主宰宇宙万物的神秘的理本体,从而走向了较为彻底的主观唯心义、唯我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