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从人名看魏晋南北朝的孝道文化  2008-02-20 00:00:00

内容摘要 古人的名字包括名和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从现在所能见到的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种史籍来看,人们以“孝”字命名取字的现象较为普遍,“孝”甚至成为当时人们求取嘉善之名的首选字,它表明在魏晋南北朝的乱世里,孝德观念深入人心,孝道

林云:西游人性——再读《西游记》(十)  2008-02-20 00:00:00

第十章 孙悟空为什么要闹地府? 孙悟空找到 “如意金箍棒”之后,心满意足地回到了花果山。少不了,他又要在七十二洞妖王面前卖弄一番自己新得的宝贝。 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孙悟空一下子结交了六位兄弟: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媀狨王,

梁羽生读宋史:秦桧是两个中国论的祖宗  2008-02-20 00:00:00

最近翻阅宋史,发现一件事情,原来主张“两个中国”者不自今日始,而是古已有之了的。倡此论者,即“鼎鼎大名”的汉奸秦桧是也。 秦桧在未做宰相以前,曾扬言道:“我有两条妙策,可安天下。”当时相位出缺已久,有人问他道:“你既有妙策,何以不言?”秦桧

酸论——红楼中“假宝玉”和“真宝玉”的交锋  2008-02-20 00:00:00

《红楼梦》中有一个贾宝玉,还有一个甄宝玉。甄宝玉的父亲甄应嘉,是与贾府有老关系的金陵官僚。甄、贾宝玉两个人不仅同名而且长得一模一样。甄宝玉在贾府出现时,贾家上上下下都非常惊讶:两人的身材相貌竟会如此相像。亏得当时贾宝玉身穿孝服,若是一样的

中国传统大家庭的人伦关系  2008-02-19 00:00:00

既然家庭在中国社会中占这么重要的地位,家庭中的人伦关系自然受到普遍的重视。在家庭中,讲求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等,每个人与不同的家人相处时,都应恰如其分地谨守一定的礼节。这不但古有明训,也是每个中国人深切了解的道理。 家庭是中

《孔子家语》──孔子研究第一书  2008-02-19 00:00:00

王德成明正德刊《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或简称《家语》 , 是一部重要的儒家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孔门弟子的思想言行。今本《孔子家语》作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附有 王肃序和汉孔安国后序。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引三国魏王肃注《孔子家语》所

林云:西游人性——再读《西游记》(九)  2008-02-19 00:00:00

第九章 孙悟空为什么要闹龙宫? 在中国古代,有不少关于“海”的故事,也都跟龙王和龙宫有关系。但一般说来,和龙王作对的另一方,总是和龙王有着大大小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悲剧原因  2008-02-19 00:00:00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就暗示了此作品是一部悲剧,里面的人物几乎全部带有悲剧色彩,而其中最典型的应该是作者蘸着血和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 林黛玉是个悲剧性人物。我认为她的悲剧表现为:绝世才

以林黛玉三首诗为视角看宝黛爱情  2008-02-19 00:00:00

宝、黛爱情是《红楼梦》中最经典最突出最吸引人的故事,也是几百年来《红楼梦》接受史上的焦点话题,尽管爱情叙事只是这部博大精深的小说中的一小部分,但它的精彩光辉却深深地吸引着读者,以至于掩盖了其它方面的光彩,或者说,其它方面的内容似乎都成了二

颜师古《汉书注》的学术贡献  2008-02-19 00:00:00

【内容提要】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它在历史学及文献学上占有重要地位。颜师古的《汉书注》在疏通《汉书》文字、解决《汉书》阅读难题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颜注进行评述,一是颜注对字词句的训释,二是对相关文化知识

刘墉能够官居高位的真正原因  2008-02-19 00:00:00

( 刘墉还是著名的书法家。清史记载:“墉工书,有名於时” ) 当下清宫戏盛行,刘墉也因此出名。不过,清宫戏向来以胡编乱造为己任。刘墉其人,早已被弄得面目全非了。比如,关于“刘罗锅”的说法,便取自民间传说,似乎没有什么历史依据。我们知道,古人选贤

吴言生说禅:茶道与禅道的文化意蕴  2008-02-18 00:00:00

茶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茶 禅的结合,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奇特的景观。“吃茶去”、“茶禅一味”,“和敬清寂”等等,已经成为 禅茶文化的经典话语。一杯茶中,禅意盎然,有人生的三昧、有佛学的感悟、有茶人的心情与品味。 在现代语境中,禅茶
3854611首页 上一页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