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跑题”的《梅兰芳》
来源:学术中华  作者:陈占彪  点击:次  时间:2009-02-04 20:40于哲学网发表

   “一节不如一节”

  2008年,在梅家后人的鼎力支持下,黎明、章子怡等多路明星加盟,陈凯歌导演拍摄的超长版电影《梅兰芳》“华美登场”了。

  《梅兰芳》电影结构很清晰,也很简单,就分为三个板块,第一部分是讲梅兰芳的京剧艺术革新,这体现在年青的梅兰芳与“爷爷十三燕”的精彩“斗戏”;第二部分是讲“旦王”梅兰芳与“冬皇”孟小冬一段婚外恋情;第三部分是讲日据时期梅兰芳在国家破碎的情况下,“佯病”、“蓄胡”不为日本人唱戏的民族气节。

  对陈凯歌来说,这精心设计三段应当都有卖点,论理都精彩,第一段虽是讲梅兰芳的艺术魅力,但他却聪明地通过老/少,新/旧的斗戏,这一“打擂台”的形式,使得看似最不易出彩的“文邹邹的”、“高级趣味”的京剧取得了虽不“扣人心弦”、但“震撼人心”的展示。这段“文戏武斗”的高明之处体现在,他既在形式上取得了戏剧冲突的曲折和高潮(从市场角度来看这种曲折和高潮是至关重要的),又在实质上体现了梅兰芳的京剧艺术革新的努力以及中国京剧本身的艺术魅力。两全其美,高!

  如果说,第一节的“看点”,或者说“卖点”,比较高妙地处理好了的话,后面两节似乎不必很担忧“卖点”的问题了。比如,第二节的“梅冬恋”,这是个典型的“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的婚外恋,与大师有关,与八卦有关,与隐私有关,与道德有关,与悲剧有关,还有什么还能比这一素材更抓人眼球吗?至于第三节,梅兰芳不畏强暴,蓄发明志,如此民族气节,也是令人击节赞叹的!

  论理,陈凯歌的选择的这三节内容,足以使得《梅兰芳》的精彩和成功万无一失了。然而,看到有人却“虎头”、“豹腰”、“蛇尾”来形容这个影片的三部分内容,待到看完这个电影,也产生了这种类似的“一节不如一节”的感觉。

  什么原因呢?

  《莫扎特》都拍了些什么

  如何看待或评价《梅兰芳》,似乎可归结为探讨如何拍摄一个艺术大师的影片的问题?换句话说,一个反映艺术大师的影片都应该拍些什么?

  另一个艺术大师,音乐天才莫扎特的传记片《莫扎特》或许能给我们一点启示。莫扎特“小儿得志”,一生也有坎坷,有起伏——谁的一生没有坎坷、起伏呢?——但他与梅兰芳的生命形态相比,其人生的精彩程度和戏剧性似乎更弱,电影似乎更难拍,然而,与电影《梅兰芳》相比,电影《莫扎特》却似乎显得更为成功。

  那么,电影《莫扎特》都拍了些什么呢?在电影《莫扎特》中,虽然导演米洛斯.福尔曼设置了一个宫廷乐师安东尼奥.萨列里(Antonio Salieri)的人物对莫扎特的忌恨来结构故事,贯穿始末,但这种虚虚实实的人物和剧情的设置却是至始至终地围绕着他的音乐创作和成就来进行的。也就是说,《莫扎特》影片从头到尾主要展示了他短暂一生的艺术成就,于是,在这个传记片中,我们竟然了解并欣赏到他的重要代表名作,如《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安魂曲》等写作情况和艺术魅力。

  人们可能要问的是,这些内容的出现会不会因其“高级趣味”和更少“戏剧冲突”而减损这个电影的精彩程度和艺术水平呢?因为这种类型的电影,常常会搞得“只叫好不叫座”,其实,也未必。《莫扎特》的成功可不是一般的,而是空前的成功,在1985年的第五十七届奥斯卡奖评奖中,该片技压群英,一举夺得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美工、最佳音响、最佳化妆和最佳服装设计等八项大奖。这种成功的经验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就以本人经验来说,对于音乐,而且还是西洋音乐啦,歌剧啦,本人是“十万八千里之外”的外行,然而,令自己也感到奇怪的是,《莫扎特》这一电影却看过N遍而不厌烦。什么原因呢?值得我们深思。

  这样,我们能不能说,拍摄莫扎特、梅兰芳这类艺术大师的电影,我们是不是应当主要地将大师的艺术探索和艺术魅力展现出来,这一展现过程,手法可以是虚虚实实的,但展现出的艺术却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展现的结果一定是让人叹为观止、迷醉涵咏的。

  既叫好又叫座的“虎头”

  以此来观陈凯歌的《梅兰芳》,我们就不难理解那种“虎头”“豹腰”“蛇尾”的感觉了。反映了梅兰芳和她的京剧艺术魅力的第一部分,也正是感觉最精彩的一部分(不只是我一人的感觉),正是所谓的“虎头”。在这部分里,我们看到他在“邱如白”(齐如山)的帮助下,对京剧的改进。如电影里,王宝钏寒窑困守十八年后,薛平贵武家坡来寻妻时的一段京戏中,“梅兰芳”在舞台上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所传达出“她”内心那种既喜又疑,既惊又惧的心理,使得我们不得不叹服梅兰芳的京剧艺术的魅力。因此,在舞台上“他比女人还女人”其实正是对梅兰芳的炉火纯青的艺术表演的一个评价,而不是别的意思。在这部分里,我们还从《一缕麻》中还可以看到他们对京剧与时代对接的努力,以及这份努力的成功。

  上面所说,陈凯歌的聪明之处,正是他能将梅兰芳的京剧艺术“叫好的”内容通过“打擂”这一“叫座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同时可惜的是,这样的内容只占了整部电影的三分之一!其实,整部电影要拍摄的正应当是这些内容,而这样的内容想必是枚不胜数的,于是,我们就看不到梅先生以“养鸽子”练眼神,看不到梅先生丰富和创造起来的五十多种“兰花指”,体会不到那脍炙人口《黛玉葬花》、《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的美妙等等。(注意,这里可不是要欣赏梅兰芳的纪录片的。)

  试想,倘若整部影片都如第一部分(“虎头”)那样一气呵气,一以贯之,《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又何让《莫扎特》呢?退一步讲,今天我们这样一部“虎头豹身蛇尾”的《梅兰芳》电影能和《莫扎特》一样获得八项奥斯卡金像奖吗?或者说,你还能指望大家能像看《莫扎特》一样“百看不厌”地看《梅兰芳》吗?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