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胡晓真:“皇清盛世”与名媛阃道  2008-05-28 00:00:00

近代中国妇女研究近年来已成为美国汉学界的显学之一 。学者对妇女议题的著墨也由过去蜻蜓点水的点缀或大笔挥洒的综论,转趋细密的定时,定点研究,许多过去受忽视的现象或人物,於是一一成为严肃探讨的对象。汉学界妇女研究的成果既已逐渐累积,则由点,线而

能不忆江南?——评《江南场景:社会史的跨学科对话》  2008-05-27 00:00:00

神奇的江南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重点,然而以往的江南研究由于关注点与方法论的局限,远远未能深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朱小田先生的《江南场景:社会史的跨学科对话》(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书,则以社会史范式演绎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区域历史场景。 新兴的社会史追

齐生死 等荣辱——季老忆往述怀  2008-05-27 00:00:00

人世多悲欢,珍重生命的人,会寻求一种较合理的人生态度。 ——季羡林《忆往述怀》 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形象,通常是一个历尽沧桑的智慧老人。智慧,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沉淀下来的精华,国家需要睿智的长者,宣扬悠久的历史,提点年轻人未来的路。我们能拥有季

西南联大教授们的坚守——评《民国年间那人这事》  2008-05-27 00:00:00

作为当时中国最杰出的大学,西南联大不乏大师级人物,然而,在战争环境中,就算是这些国家的栋梁之材也得不到应有的照顾,许多时候他们的一日三餐都成问题。最近读到傅国涌先生的《民国年间那人这事》,不禁为联大教授们贫困中的坚守感动得落泪。 1940 年以

孟宪实 被误读的唐高宗和被误读的唐史  2008-05-26 00:00:00

孟宪实, 1962 年生,黑龙江省讷河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 1983 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奔赴新疆,在新疆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 2001 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3 年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站。

常德丝弦:一份珍贵的文化财富  2008-05-26 00:00:00

常德丝弦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流行于湖南省常德、桃源一带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因其伴奏乐器是扬琴(俗称打琴)、琵琶、三弦、京胡、二胡等弦乐器,又以常德方言说唱,故称常德丝弦。自明清以来,常德丝弦一直以口头传唱流行于民

梁漱溟的“印象” 做人与读书  2008-05-26 00:00:00

梁漱溟先生给世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恐怕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他曾在某次会议上当众顶撞毛泽东,还有他那张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嘴角坚毅目光炯炯的晚年照片。人们敬佩他不屈于权势的性格,更为他的学问文章所折服。就上述梁先生留给世间的印象而言,大约正是处

余光中:金陵乡愁地 浪子回头情  2008-05-23 00:00:00

在祖国大陆,只要提起台湾诗人余光中,人们立刻就会想到他的《乡愁》,正像诗人自己说的,《乡愁》“简直成了我的名片”。其实,余光中的乡愁诗不是一首两首,而是有近百首之多,写作时间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在其千首诗作中占到十分之一左右。南京大学出版社

陈来:打开经典的门——评《朱子一百句》  2008-05-23 00:00:00

朱杰人先生最近把他解读的《朱子一百句》送了一本给我。此书是“经典悦读”系列的一种,拿在手上看,精美轻巧,感觉颇佳。全书分 40 节,每节引朱子语一至三条不等,所引朱子语录,范围相当广泛,却要而不烦。 照作者朱杰人先生的想法,这本《朱子一百句》的

似曾相识看明朝——评熊召政《去明朝看风景》  2008-05-23 00:00:00

熊召政先生在中华书局出版了一本读史随笔《去明朝看风景》,引起了史苑、文坛的注意。文友多半知道我与召政前年秋在广东人民出版社“演出”过“双簧”《看了明朝就明白》、《看了明朝不明白》,并很快出版 了香港版,遂相继有人问我,跟着熊先生“去明朝看风

朱正重勘罗生门里的鲁迅  2008-05-22 00:00:00

朱正先生对鲁迅素有研究,我手边就有他年轻时撰写的一本《鲁迅传略》。此书是他 25 岁时的著作,之后又据此写了不同版本的鲁迅传记。但我觉得价值最大的莫过于他撰写的《鲁迅回忆录正误》,这册书的起因是朱正先生读了许广平的《鲁迅回忆录》后,发现书中许

“解毒”国民性:从鲁迅到柏杨,下一个是谁?  2008-05-22 00:00:00

《中国的人心与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学分析》 朱建军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8 年 4 月出版 以“丑陋的中国人”批判而在全球华人心目中获得崇高地位的柏杨老人,于不久前逝世,引起了很多人文学者的忧虑、反思,柏杨之后,谁来接过从鲁迅到柏杨的这支火
911091首页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