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心与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学分析》 朱建军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以“丑陋的中国人”批判而在全球华人心目中获得崇高地位的柏杨老人,于不久前逝世,引起了很多人文学者的忧虑、反思,柏杨之后,谁来接过从鲁迅到柏杨的这支火炬,将文化批判、国民性批判继续下去?今天我们还需要“丑陋的中国人”批判吗?日前,一本名为《中国的人心与文化》的新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著名鲁迅研究专家、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先生感慨地说:“这本书出版之后,(知识分子)圈子里都在议论,我自己读了之后有很多感慨,受益匪浅。” 历史学者、文化学者、心理学者:三堂会审“中国的人心与文化” 5月10日下午,关于《中国的人心与文化》一书的一个小型座谈会,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内举行,学者秦晖、雷颐、李亚平、刘苏里、孙郁、谢玺璋、杨凤池、李子勋等,以及该书作者、著名心理学家朱建军,还有《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人民网》、《京华时报》等多家媒体记者,共聚在这里,探讨中国文化与国民性的话题。 清华大学教授秦晖先生首先对这本书表示了赞许,对作者朱建军以心理学的科学态度来做中华民族的心理分析,很是激赏。秦晖表示,用心理分析方法来研究历史的书,以前看过不少,但大部分分析的还是很个案化的分析,比如对某个历史人物,希特勒、斯大林,而很少有对一个民族做心理分析的,这是一个很困难的工作,但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事情。秦晖更结合近年来思想界的一些思潮,对《中国的人心与文化》这本书里关于“法家”和“儒家”的内容,作了很多的阐发。秦晖说:我很认真地看了这本书,朱先生从法家着手分析(中国的人心),我觉得是很对的。中国儒家虽然被说得很多,但是儒家既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好,也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坏。儒家的一套东西,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人只是说说而已,并不是真正做的。人们经常做的要么就是法家的那套,要么就是道家的那套。 历史学者雷颐、李亚平两位则从另外的角度对这本书表示了欢呼,认为心理学视角的介入,给研究中国历史、分析中国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拓开了历史研究的视野,国外有一个历史研究流派就叫历史心理学派,国内从这方面来努力的学人和作品还很少见。而现在这本书,其作者是一位在专业领域很有影响的心理学家,这本书也写得很深入、分析得很到位,关注的问题面也很广,是很难得的一部好作品,中国人有望从这本书开始,建立了中国的历史心理学派、文化心理学派。 来自心理学界的两位专家杨凤池、李子勋,作为作者的同行和好朋友,也对作者的这项工作表示由衷的赞叹。首都医科大学教授杨凤池总结说,这本书的最大价值所在,是它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来看中国文化的大事情、大现象。它会在心理学界引领这样的一种潮流,激发更多有识之士,或者有独特眼光和视角、实力的心理学家,来探索中国文化、中国历史诸多的现象和人物。这对我们中国文化界和心理学界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从丑陋的中国人到被压抑的中国人 历史上的中国人一直是丑陋的吗?秦晖先生对“丑陋”、“虚伪”等说法表达了另一种态度,他从中西文化对比出发,对所谓民族性、文化差异提出了一些质疑,提醒人们一定要分清楚制度与文化选择的关系。 作者朱建军回应说,在特矮的房子里面没有办法说谁高谁矮,也很难长出高个子来,这是制度的关系,制度对人心有很强的塑造作用,中国历史上塑造的,常常是一种“被压抑的中国人”,但制度的形成同样又有文化的因素。 刘苏里、谢玺璋、孙郁等的发言对此也作了呼应,谢玺璋表示,这本书是在做柏杨后续的工作。大家老在谈“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为什么这么丑陋?柏杨并没有完全讲清楚。中国的人心是很复杂的一件事,不是一个法家或者一个道家或者一个儒家对中国人的影响,而是综合性的指标。刘苏里并认为,这本书写得特别好玩,有看头,一边看一边总想到吴思的第一本书《潜规则》,从《潜规则》到《血酬定律》是一大步,从《中国的人心与文化》出发,作者也有可能再往前迈出一大步,建构出一个具有更强解释性的框架来。 在这本专讲中国的“人心”与“文化”的书里,作者从诸如孟姜女哭长城、牛魔王和铁扇公主这样的神话传说入手,从诸如柳下惠坐怀不乱、六月飞雪窦娥冤这样的经典故事入手,从电影《天下无贼》《太极张三丰》《墨攻》等入手,以心理学的眼光来分析中国的文化,以对人心的利弊、对制度塑成的利弊,来判断文化里的好的因子(药)和坏的因子(毒)。作者痛批法家,崇扬道墨,检讨儒家,对西方文化则保持着警惕,总体上可以认为,中国文化常常制造出的是一种“被压抑的中国人”。 朱建军教授 中国林业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国内影响最大的心理治疗专家之一,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督导师,同行公认的“中国释梦第一人”,创立了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意象对话心理疗法,类似的原创心理治疗技术,国内仅有四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