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陈来:打开经典的门——评《朱子一百句》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5-23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朱杰人先生最近把他解读的《朱子一百句》送了一本给我。此书是“经典悦读”系列的一种,拿在手上看,精美轻巧,感觉颇佳。全书分40节,每节引朱子语一至三条不等,所引朱子语录,范围相当广泛,却要而不烦。

     

      照作者朱杰人先生的想法,这本《朱子一百句》的编读,并不是要挑一些好看轻松的话,给今人作文化的消遣。此书的解读,固然要“通俗”而切合读者的阅读,但又要“准确”地体现出朱子其人其学的基本面貌。这就不容易了。换个别的作者,也许会编个以“朱子读书法”为中心的小书,而本书作者则希望此书成为“一本让大众能真正了解朱子的书”。显然,在他看来,长期以来社会大众对朱子、对理学太缺乏了解,以致一些大作家、名作家,或根本没有读过朱子,或没有读懂朱子,或对朱子的了解只是来自“批孔”时代的道听途说,却侈谈朱子的学问、批评朱子的思想。对此,我也深有同感。所以,他说:“我的《朱子一百句》和其他几本恐怕有一点不一样,它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放在让我们看到一个真正的朱子。”所谓“真正”的意思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让人们知道朱子本是人情味十足的大学问家,是善于总结学习方法并使之理论化的导师,去除百年来被妖魔化的油彩,还朱子其人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使人们知道朱子学说的真正涵义,如朱子所说的天理人欲之辨究竟是不是有人所说的禁欲主义,以改变多年以来对朱子学说思想的误解。为了达到这一“真正”的目的,作者的解读在正确理解朱子思想并恢复被误解的朱子本义上颇下功夫,其大要有三点:

     

      一是正确理解天理人欲之辨。作者指出,“天理”一词长久以来往往被妖魔化了,“一说起天理,似乎就是压抑人性,似乎就是维护封建秩序,其实在朱子的理论中,天理就是指规律,指宇宙的总规律”。天理包含自然与社会两方面,就社会层面说,“朱子讲的人伦准则,不免打着时代的烙印和局限,但是人类社会毕竟还是有一些具有普遍价值的准则,如忠恕仁爱诚信,都是天理”。与天理对立的人欲,不是指人的一般欲望,朱子清楚肯定人的日常生活的饮食男女乃是天理,而“人欲”特指“过度的欲望”,这是应该禁止的。天理人欲之辨表现了朱子反对私欲膨胀、危害他人和社会,提倡遵循社会公德,不做损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这些平实的解说,对扫除长期以来“反理学”的习惯性思维和对朱子的断章取义的曲解,很有益处。

     

      二是正确理解“道统”的观念和作用。作者认为一个民族的存在是以其独特的文化精神为表征的,朱子称这种文化精神为“道统”。在朱子,道统“其实也就是时代相承的文化和精神传统”。提倡道统说,是在当时外来的佛教文化流行之时坚持本土文化的主体精神,这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这是一个需要重提道统的时代,是一个要求回到源头重新审视自己文化的时代,尊重道统意味着获得与拥有先辈投注到文化传统中的意义”,融入传统“是一个通过文化提升生命的丰富性的过程,也是一种精神的皈依”。

     

      三是澄清朱子的历史作用。长久以来有一种以朱子为“反动势力代表”的荒谬说法。作者指出,朱子在当时主张,秦汉以来的历史,包括他所生活的宋代王朝,都是依靠权力统治人民的历史,是私欲流行的历史,这对现实统治是一种否定的态度。在这种思想支配下的真正的理学之士绝不媚颜事上,而是做面折廷争、为民请命的正直之臣,“这样的思想统治阶级也会害怕”,怎么能说朱子是反动势力的代表?

     

      在“通俗”的小品中,力求还原思想的“真实”,纠正流行的误解、曲解,这在当下通俗形式的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作者的这种追求、努力和文化意识,我是很推崇的。

     

      书中的具体解读,也有不少新意,比如朱子的理气论讲宇宙万物的根源,作者强调,明了万物产生的根源,人就“有了皈依感而不再彷徨困惑”。朱子一生论仁处甚多,作者的解说是:“仁的根源在上天好生之德,仁体现在人道就是一种博爱,朱子称这种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仁为‘生意’,……朱子认为学问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就是求仁,就是寻找和恢复人在现实物欲遮蔽下失去了的善良的本性。”又如作者在解说朱子的“敬”法时特别举出“敬业”一条,并以朱子的解释“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来加说明。其他如朱子看科举、朱子论迟钝功夫等,都有结合现实生活的生动解说,这里就不更一一列举了。

     

      尤其是,作为经典百句解读的作品,作者对如何阅读经典提出了很好的主张,这就是“怀着对先贤起码的敬意,去吸收他们的养分来丰富我们的思想世界”,只有这样,经典的大门才会向他打开。

     

     

     

    《朱子一百句》,朱杰人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0月第一版,15.00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