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能不忆江南?——评《江南场景:社会史的跨学科对话》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5-2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神奇的江南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重点,然而以往的江南研究由于关注点与方法论的局限,远远未能深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朱小田先生的《江南场景:社会史的跨学科对话》(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书,则以社会史范式演绎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区域历史场景。

     

    新兴的社会史追求历史的整体性。在整体性范式下,社群世界中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及其民间文化受到研究者的特别青睐,并以此形成与传统史学明显不同的特色。人们越来越相信历史的整体性存在于较小的地理单元里,所以就空间要素而言,江南不仅仅是中观意义上的区域概念,还是微观意义上的实际社群,即在时空座落里生活的人们。作者对浙江湖州南浔社群的考察表明,诸多文化要素彼此耦合,在社群生活的流程中,日积月累,散发出极具个性的亚文化气息;各种亚文化的共性便构成江南区域文化的底色。“社群视野”既是社会史从事社群研究的理论先导,亦是实证考察的理论凝结。作者认为:“重构某个时段内的社群生活图景,总是社会科学家工作的基础和起点。”

     

    20世纪上半叶的新史学重视国民,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强调研究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劳动群众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学者研究并未能深入到民众日常生活的实态;出入于《江南场景》中的大多不是传统史学关注的政治要人、思想精英,而是下里巴人、乡村妇女、稚气儿童等。在这里,作者的勇气不在于理论的突破,而在于将一个早已被人们认可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付诸实践的理论贯彻到社会史的写作中。

     

    底层劳动群众的作为,自然不会是惊天伟业,而只能是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家长里短。这与传统史学将社会经济结构的矛盾运动作为主要叙事内容的做法迥然不同;依据唯物史观,《江南场景》在第5章和第2章第1节为日常生活史进行的辩护,显示出真知灼见:人们“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场景》对于唯物史观和文学哲学中的日常生活理论融会贯通,充分阐明了日常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就表明了它在社会史中的独特性。相关的理论在该书“结语,暨后记”和“田野工作”部分有比较集中的说明。

     

    社会史的更新应该是一种整体行为。在社会史的主体、领域以及空间中的焦点转移,势必引起资料类型、观测角度和考察方法等方面的变化。“竹枝词”、“民间传说”和“写实漫画”等材料反映基层社会与民间文化,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该书对其浓笔重彩,给以深入论说。作者认为,这些资料一旦进入史家视野,首先必须接受史学的考量:它们在何种意义上成为社会史素材?《江南场景》立足于坚实的史学根基,通过与艺术、文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沟通,不但对另类素材进行了史料学的研究和处理,更重要的是,面对包括传统文献在内的所有素材,借鉴上述学科的诸多理论和方法,改变传统史学的提问方式,转换视角,从而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清新独特的旧时江南场景。

     

    作者多年研究江南区域史,出版了《江南乡镇社会的近代转型》、《在神圣与凡俗之间——江南庙会考论》等著作,与他以往的江南研究不同,《江南场景》从中观进入微观,深入民间,复活了江南民众日常生活。这些既是作者治学历程的转变,或许也标志着我国社会史研究的趋向,作者呈现的江南场景实在令我难忘。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