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皇帝的意义 诸葛亮害了刘备?  2006-10-20 00:00:00

皇上是个符号,寄托着中国人的政治理想。理论上,大家都希望皇帝如尧舜,自己来做皋陶(gaoyao)级别的助手,辅佐明君圣主。事实上,皇帝很难如尧舜,但只要自己能参与辅佐,也就不计较了。道理本来很简单,人只能要求自己,谁能要求皇帝?说来说去,关键是

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及其与文学研究的关系  2006-10-20 00:00:00

在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的历史性时刻,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学研究(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都面临深刻的转型。这种转型的动力既来自文学研究领域内部知识更新的需要,更源于文学和文学研究所置身的社会文化语境的深刻变化,源于文学研究的原有范式

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一)  2006-10-20 00:00:00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今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70周年纪念日。回顾20世纪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思想家或文学家像鲁迅这样影响深远,以至于我们今天仍旧不能回避谈论鲁迅的意义。但是,自“文革”结束,对于鲁迅的批评和反思,波澜迭起,从来没有消停,

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二)  2006-10-20 00:00:00

鲁迅与胡适 《南》:这大概也是鲁迅在当代总是处于争议之中的原因。过去20年对于鲁迅有很多的批评。像华东师大罗岗教授讲的,这些批评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就事论事的批评,比如说他骂了什么人骂错了,说了什么话说错了,另外一类批评却是将鲁迅同“中

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三)  2006-10-20 00:00:00

鲁迅与政治 《南》:你多次强调了鲁迅与政治的关系,那么鲁迅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介入政治呢? 汪: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开始他的文学创造和杂文写作,其结果是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和文化的空间。中国的文学,要么是茶余酒后的玩物,要么是文以载道,

文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 -与余秋雨商榷  2006-10-19 00:00:00

今日读到余秋雨先生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处于文化孤立中吗》,文中论证了“把民族的价值置于人类价值之上,是我们在文化交流上的一大障碍”的时弊,又表达了“在今后,文化交流主要不是以国家话语、行政活动的方式,而是以有魅力的桥梁式人物为中心来开展

最新考古发现对古代研究的影响  2006-10-19 00:00:00

非常高兴到师大来与各位老师和同学作交流。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最新考古发现对古代研究的影响。我将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什么是考古学、考古发现和古代研究;二、最新的考古发现对古代研究在观点方面的影响;三、考古发现对古代研究方法方面的影响。我想

试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  2006-10-19 00:00:00

宋代童蒙教育与前朝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突破了门阀士族严格的等级制度,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宋代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强化,促进了庶族地主阶级与小农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奠定了广泛的社会阶级基础;

文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 -与余秋雨商榷  2006-10-19 00:00:00

今日读到余秋雨先生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处于文化孤立中吗》,文中论证了“把民族的价值置于人类价值之上,是我们在文化交流上的一大障碍”的时弊,又表达了“在今后,文化交流主要不是以国家话语、行政活动的方式,而是以有魅力的桥梁式人物为中心来开展

最新考古发现对古代研究的影响  2006-10-19 00:00:00

非常高兴到师大来与各位老师和同学作交流。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最新考古发现对古代研究的影响。我将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什么是考古学、考古发现和古代研究;二、最新的考古发现对古代研究在观点方面的影响;三、考古发现对古代研究方法方面的影响。我想

试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  2006-10-19 00:00:00

宋代童蒙教育与前朝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突破了门阀士族严格的等级制度,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宋代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强化,促进了庶族地主阶级与小农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奠定了广泛的社会阶级基础;

文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 -与余秋雨商榷  2006-10-19 00:00:00

今日读到余秋雨先生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处于文化孤立中吗》,文中论证了“把民族的价值置于人类价值之上,是我们在文化交流上的一大障碍”的时弊,又表达了“在今后,文化交流主要不是以国家话语、行政活动的方式,而是以有魅力的桥梁式人物为中心来开展
3854611首页 上一页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