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批评与创作的张力(1)-文化研究  2001-09-03 00:00:00

做了几年的文艺批评工作,写了些长短不一的评论——这些批评文字又集中在戏剧评论上,范围非常窄。大多时候,我对自己的文章也不满意,一直很困惑的问题是:理想中的评论该是什么样子?今天,仅从我所从事的非常狭

古典情怀下的现代观照(1)-文化研究  2001-09-03 00:00:00

【关键词】 《文学的命脉》(王兆胜 著) 已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多侧重于以地域意义上的“西方”作为参照系,无论是以晚清为起点的论史框架,还是以整个20世纪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生成和发展的叙述

从新时期文学声浪中看湖北文学的三次创作潮(1)-文化研究  2001-09-03 00:00:00

【内容提要】新时期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一个异常活跃、成绩显著的时期,而在此背景下产生的湖北文学是其重要的构成。从全国文学形势来看,新时期湖北文学总体上与全国文学同步,但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文学特

以戏剧的方式展开诗歌(1)-文化研究  2001-09-03 00:00:00

吴兴华(1921-1966),原籍浙江杭州,生于天津。笔名有兴华、钦江、梁文星等。青少年时期随父母在津京度过,曾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北京崇德中学。1937年,年仅16岁的吴兴华即考入燕京大学西语系,同年他在由戴

幽然绽放的“瓷观音”(1)-文化研究  2001-09-03 00:00:00

在浩繁的民国报刊中拨篙循进的时候,偶尔被一篇别致的小说所吸引,这便是刊载在1924年5月《东方杂志》上的白采的《归来的瓷观音》。作者以失而复现的瓷观音为线索,叙写了“我”与三位女尼在清幽山水间的偶遇,以

论《一个冬天的童话》(1)-文化研究  2001-09-03 00:00:00

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以下简称《童话》)发表于《当代》1980年第3期,在作品的开头,作者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作为题记:“我写出这篇实话文学,献给我的哥哥遇罗克。”(1)这表明作者写这部作品的主要目的是为

生活的积淀与创作的激情(1)-文化研究  2001-09-03 00:00:00

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汤汤金牛河》,发表在2007年第4期《芳草》,虽然由于版面的原因原稿被删改去了大约7万字,我仍然十分感谢《芳草》杂志社,感谢刊物的主编与责任编辑,他们使我的创作能够面世。小说受到

学术批评要有历史主义态度(1)-文化研究  2001-09-02 00:00:00

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进行回顾总结,成为近来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历史如何评说,的确有各种各样的眼光。近读葛红兵先生的《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感慨良多。首先,我得肯定这篇文章中确有一些犀利而

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1)-文化研究  2001-09-02 00:00:00

一、作家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给我们留下了一份什么样的遗产?在这个叫二十世纪的时间段里,我们能找到一个无懈可击的作家吗?能找到一种伟岸的人格吗?谁能让我们从内心感到钦佩?谁能成为我们精神上的导师? 很遗憾

2000年的诗歌(1)-文化研究  2001-09-02 00:00:00

2000年是20世纪最后一年。当我应邀为《文艺报》撰写一篇描述这一年诗坛状貌的文章时,心情难免有些异样。它是一个“关口”吗?它含蕴着什么特别的信息吗?它是否与以往的诗歌有着显豁的脱节?或者,在新旧世纪的临

悄然勃兴的传记文学(1)-文化研究  2001-09-02 00:00:00

最近,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举办了第二届优秀传记文学作品评选活动,从近五年出版的数万部长篇传记文学中选出十二部作品获奖。不少关心文学创作的同志认为,传记文学收获丰富,有新的开拓,是文学门类中很有成绩的一

2000年中国散文漫谈(1)-文化研究  2001-09-02 00:00:00

二十一世纪可是真正的来临了。去年就欢迎了一次,却说是欢迎早了,二○○一才是新世纪的开端。这么说来,二○○○年当是二十世纪的尾声。这个尾声勾画得好,一环环像有着无尽的回音。其他门类不说,单看散文,我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1293 1294 1295 1296 1297 1298 1299 1300 1301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