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人的本质与运动
来源:  作者:遐思  点击:次  时间:2009-03-21 15:00于哲学网发表

 
人的本质与运动


陆建成



目 录


一、 序言
二、 主体与客体
三、 人的本质
四、 意识与实践
五、 人格
六、 内圣外王
通今第一
利害第二
善恶第三
分合强弱第四
七、 中庸
八、 社会和内圣外王者与英雄
九、 人生
十、 后记


序 言

人是什么?什么是人?自人类产生以来,至今尚无一个明确的答案,之所以如此,因为这个问题是哲学问题,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牵涉到人类社会的历史和哲学的发展程度:人类社会的历史不发展,哲学就会停滞不前;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哲学无疑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大工业和新的生产关系以及资产阶级与官僚阶级的出现,使得发轫于西方的、以追求事物本质和真理、真相为宗旨的理性主义哲学到十九世纪后半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它的创立者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造成该哲学美玉有暇,亟待完善,尤其是关于人的本质问题,该哲学如蜻蜓点水一般,一笔带过,存而不论。出现于二十世纪的电子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阶级的出现、旧信仰的破灭、民主主义的复兴、形而上学的回归等等促使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体系在产生、建立和完善之中。那么,什么是人?人是什么?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卡尔·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列宁说:人是实践着的本质力量;中国古代的一些哲学家说:人是天地之灵气,万物之精华;云云。这些都是关于人的注解,但都不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定义。那么,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所谓人,大而言之,人是世界的主体,是宇宙之精灵,万物之主人,是自然、社会、意识的三位一体,因而也是意识和物质的有机统一体;撇开人的自然性,就通常意义上人们所说的人而言,人的本质是意识与实践的根本矛盾;相对于这个本质,人格是人的现象,具有人的本质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而为人的质的稳定性和特殊性所规定,是人的第二层次的本质。人格是一套定型了的思想方法和实践方式,它演绎着人生,决定人生的历程与命运;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是人格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它体现了人类生活的本质和自身的觉悟即从理性主义哲学所造成的忘我的外求精神和奴化状态自觉走向形而上学,实现人生的独立、美好人格的永存和片面的完美。

主体与客体

什么是主体?什么是客体?它不同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与客体,在法律关系中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和权利义务的承担者,客体则是指主体的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而哲学上的主体与客体具有普遍意义,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特征。就世界而言;主体是指世界中的人,客体是指除人以外的万事万物即非人;就人类而言:主体是指具有主动精神的人,客体是指具有被动精神的人—物化人(例如仆从);就个体意识之间的关系而言:有待于被被认识、被改造的彼意识是客体,而主动地认识、改造彼意识的此意识是主体;就意识自身而言:被思考的意识是客体,思考意识的意识是主体,在这里主客体合而为一了。以上是主客体的相对性。但主客体的相对性里却包含着主体与客体的绝对性。所谓主体是世界中具有主动精神——去认识、去实践的人;而客体则是被认识、被实践的对象,是被动的存在(包括非人和物化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自然是人的自然,社会是人的社会,思维是人的思维,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宇宙,从古代到未来,无一样东西不归属于人,万事万物就如同所有权的客体一样,被人占有,使用、受益、处分。很显然,世界是以人为中心的,只有人才是世界的主体——世界的主人,而其它任何东西都是客体,它们是人认识、占有、支配、改造、利用、管理、统治的对象。而要这样,首先就必须解决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由于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社会财富极其有限,基于生存的需要,对客体的争夺就成了人际斗争的主要动因。在低级社会由于人类在智慧和力量上的不平等,人际斗争最终使天赋人权的潜在善念化为泡影,造成了阶级分化和社会等级制度的形成。在这个制度中由下到上,社会财富和政治权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分布着,与之相适应,物化人——奴隶、仆从、侍卫、僚属等也就随之而生了,世界从此有了主子和奴才的划分。在这种人身依附和隶属关系中,主子作威作福,对奴才享有生杀予夺之权,奴才则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已丧失了人的独立和尊严,时间老人和愚民政策日益将他们物化——客观化了。现在奴隶主义社会虽然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但它的幽灵仍然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徘徊不去,让产业工人变成被输入程序的机器人是资产者的梦想,而官僚则在科学理论和正义的旗帜下悄然强化着他与下属吏民的专制等级制度和独裁统治。相信在未来阶级消亡的社会,人类都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这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将不复存在,人世间的奴役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作为世界主体的人,以自由联合的方式,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客体的斗争中去。

人的哲学构成

人的本质决定了人的哲学构成。从广义上讲,人既然是自然、社会、意识的融合体,是物质和意识的矛盾,那么,物质和意识、自然、社会和意识就是人的哲学构成要素,具体而言,人是由自然物质——人体、社会物质——实践、高级感觉——意识构成的;而从狭义上讲,意识与实践这两个方面构成了人。
人的哲学构成,为人的实践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人生的追求目标:在身体方面成为真人即长生不老之人;在社会实践中能成为万能者或者最强者;在意识方面,能成为最智慧者或圣人——得道成仙,觉悟成佛,能成为神——上帝,这是人类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发展方向,但这却是一个无法实现的乌托邦,只好退而求其次,延年益寿和内圣外王。而在实践上健身心、求自强、勤学习就成了人生的三大运动,成为人类衡量个体行为是非好坏的标准。

人的本质

当我们谈起人的长相的时候,我们就会描绘人的自然特征,例如高低、胖瘦美丑等;当我们评价某人人品时我们已撇开人的自然性,而只能触及人的思想、性格、行为等的好坏。我们这里论述的人的本质也是如此。什么是人的本质?哲学上讲的本质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根本矛盾,它导演事物的现象,决定事物的本质特征。有一首古诗,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本质与现象及外在特征的关系: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时令、野火固然可以把草的茎、叶花等现象、特征毁灭,但只要草的“根本”还活着,当春风吹来,仍然会“复制”出与过去一样的现象及特征。这证明了一个真理即本质决定了事物的现象及特征。由此,人的本质由人的本身固有的根本矛盾决定,它导演人的现象,决定人的社会特征。可是,人本身固有的根本矛盾又是什么呢?它必定是:人本身固有的,贯穿于人的始终,人本身内在的,必然的矛盾即根本矛盾。那么就人这个个体来说,他的本质又是什么?首先,他绝对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一、社会关系的总和要到社会领域里去寻找,不可能在人这个个体身上,;二、社会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经常化、固定化的静实践,而人的实践不仅有静实践,而且还有动实践之分,不仅如此人还是有头脑——有意识的个体。很显然,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是人所固有的东西,所以马克思对人的这种说法不具有科学性,是错误的;其次“人是政治的动物”这个命题,虽然承认人的个体性和自然性,看到了人的政治性,但是由于它没有扩及到人的社会性和发现人的意识的多样性,故对人的解释也是偏狭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不过是政治森林的一头兽,自私,野蛮,惨无人道。他否认了人类的道德生活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性。列宁说:人是实践着的本质力量。他不愧是哲学家,几乎揭示了人的本质;但由于他把人说成了一种力量,显然把人客观化了,与马克思一样她把人完全归结到物质世界里去了。“人是天地之灵气,万物之精华”,这种观点已承认人在物质世界中的地位,但同样也没有揭示人的本质。而人的本质应当是:最普通、最普遍、最简单、最频繁的“人”这一个体现象的抽象。在人类这个大千世界里,人无论怎样的形形色色,有无论多么的千奇百怪,就人这个独立的个体来说,如果撇开它的自然性,除了意识和实践之外,人一无所有,换句话说,人只是由意识和实践这两大部分组成,并且也只能有这两部分组成,二者缺少任一个,人就不能称其为人,这两部分是人本身固有的,并与人本身相始终的、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二者的矛盾具有普遍性,都孕育贯穿在人的特殊性之中,也就是说在人这个现象里,意识与实践这对矛盾是人本身固有的、必然的、贯穿于人的始终的根本矛盾,它规定了人的本质,决定了人是人,而不是别的什么。在动物世界里,动物心理与动物活动的根本矛盾规定了动物的本质;在人类社会里,人的意识与实践的根本矛盾规定了人的本质。由此我敢预言:动物向人类的转变或人类向动物的退化是根本矛盾的质变;具有了人的本质,但却是有不同于人类自然体的东西,仍然应被称作人。世界是自然、社会、意识的混合物,以忘我的外求精神为特征的理性主义哲学对世界高度概括的结果将世界划分为物质与意识并将二者割裂开来,而最终将作为自然社会意识的融合体——物质与意识有机结合的人这个小世界遗漏。因此在“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个问题上,唯心主义者认为人是主观的,唯物主义者认为认识客观的,二者的回答都错了,而事实上,人是实在与虚在、物质与感觉、主观与客观。一句话——意识与实践的对立统一。

意识与实践

意识是虚在世界里的最高级、最典型、最先进的感觉,是属灵的存在,是抽象、隐蔽和神秘的,在自然表现上它是脑神经细胞群的运动方式,它是深藏于人脑,隐含于实践,是人体和实践的支配者,在人的意识与实践的矛盾中,他居于主要方面,决定了人的性质,意识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意识有自己特有的功能和结构,不仅是一种感觉,而且这种东西还会思维——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意识的内容有意志、情感和认识等。认识又分为思维和知识、故意和过失、显意识和潜意识。思维又有自己的规律: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思维方式又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在意志上,人具有控制自己行为方向的能力,另外,意识还是一个小小的金字塔王国:显意识处于金字塔的顶端,犹如大海的表面;在它下面就是潜意识;再往下面尽是些汗牛充栋的意识信息(包括直觉),意识就凭着这些信息而思维。当然意识并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变化发展的:人的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也是人的意识发展过程,这个过程遵循质量互变的规律;个体意识具有多样性,世界有多少个人,就有 多少个体意识。实践是个体意识之间赖以联系的物质桥梁——是人际矛盾的表现形式,是个体意识之间对立的客观条件,是意识改造世界的物质工具和助手,是意识支配下的人体外在活动——是意识向物质世界的自然延伸,是意识联系世界的方式,它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归宿,又是意识自我塑造的动力、手段和目标,它始终体现和表达着意识,因而是判断意识的客观依据。它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和认识的来源,而且也是人存在的物质方式,所以实践也是一个真实的人生过程。实践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类社会统一于实践。它大指生产方式和社会运动,小指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就社会关系、职业、地位身份、角色而言,其实也是实践,他们不过是经常的固定的规范的实践集合而已。实践的种类是广泛的:从运动的角度讲,实践可分为静实践和动实践;以虚实标准划分,实践可分为文字言谈实践和身势语言实践;以斗争的观点,可划分为:分化实践和拉拢实践;而道德则将实践分为:施善和作恶;从个体看,实践可分为我的实践和他的实践;而从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来看,实践可分为: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
当意识与实践分离、不相粘连、不能共居一体的时候,意识、实践不过是非人——是世界上存在的两样事物而已,而当它们融为一体的时候,二者的矛盾运动——人生便开始了它的历程。
通常意识的目的和实践的效果是一致的,但令人不满意的情况也是很多的,例如口误、笔误、手误的不时发生、歪打正着和正打歪着等现象的出现,表明了实践与意识的不一致和实践在效果上的出人意料。这主要是出于意识与实践虽然亲密无间但却是两个不同的事物的原因。意识的神秘性、单纯性、灵智性、目的性与实践的显象性、多果性、道德性、手段性的特征的显著差别,使得人类自始至终都不能克服他自身固有的根本矛盾。诗曰: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个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不仅是对庐山的写照,而且也是对人的意识和实践的写照。是的,人一旦采取行动,对于这种行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亦无,尽管它具有自己的“真面目”,但天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其效果完全有可能出乎人的初衷。所以儒家慎独的思想和如履薄冰的人生态度,是具有科学意义的。
综上所述,作为主体的人而言,在客观表现上是实践着的物质力量,但这股神气的力量却被虚在的意识所驾驭,而意识活动的结果和目的,不仅在于自身的完善,还在于超越本身——就是以虚无的灵魂最大限度地征服物质世界,在意识看来,物质世界只有成为它驯化的奴隶时,才变得更为美妙——意识的野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统治物质世界。意识首先实现了占有人体和操纵实践的理想,但它还没有实现随心所欲地征服人体、自由驾驭实践的能力;人体和实践及意识自身的完善过程对意识的制约,使意识不断地产生着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意识离不开实践,实践也离不开意识。意识对世界的征服必须借助于实践,没有实践,意识就成了没有轮子的车,干着急不能行;而如果没有意识,实践就成了没有灵性的物质,像木偶、皮影戏、像机器手一样干巴巴的,枯燥乏味。实践与意识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两者的根本矛盾规定了人的本质。

人 格

教育的目的是灌输知识、训练技能和培养人格,而培养人格是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人格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在这里谈及人格?它与人的本质又有什么关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谈论人的本质的时候,往往隐含了对人的道德上的评价和具体做事上的特点,而这正是人格的内容,所以一般的社会大众所说的人的本质指的就是人格。基于这个缘故,笔者认为人格的问题有论述之必要。那么什么是人格?人格具有相对性,相对于人的本质而言,人格只是一种现象;而相对于大千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人来说,人格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和质的稳定性,是第二层次的人的本质。它指的是一套定型了的思想方法和实践方式。由于人类具有本质统一性和人格多样性的特点,所以每个人的人格都是不同的;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自身经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而人格一旦形成,就具有顽固性,不易改变。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在寻求什么?向外索取?不,那不是根本,我们不能舍本求末;人生上下求索的目的在于使自己有一个落脚点——在于建设自己,在于将自己塑造成具有珍珠般绚丽夺目的人格的人。而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内修而外求、安内而攘外。在姹紫嫣红的人格白花园里,我们是自觉选择和塑造人格呢?还是放任自流,让其自然形成?答案是明确的!我应该知道现在的我是什么样及将来的我的归宿;我不应该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在树上婉转鸣叫的黄鸟尚且知道它应该落在丘隅上,更何况人呢?在蒙昧状态下,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是不自觉的、盲目的、方向不定的,能有一个高尚优秀的人格完全是凭运气;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一个自觉修养、不懈地追求理想人格的人,比较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在孩童时代,人好比一张白纸,老师和家长们努力在这张白纸上打上自己的烙印,企图让孩子们长大后像他们想象的人物一样做人,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是大人们自身的人格缺陷、智识的不足和教育方法的失当。
在人格类型方面,现实的人很难被典型化、模式化,除非人们崇拜的偶像。为了能够找到鲜活、典型的人格类型,我只好到历史里,到文学领域甚至到宗教里去寻找了,《三国演义》中的人格类型可谓多矣,有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等等数不胜数,而关羽这种忠勇的人格类型则被中国人神圣化了;在《战争与和平》里托尔斯泰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格类型,如库土左夫、老安德烈公爵、瓦西里公爵、安德烈、玛丽、娜塔莎、皮埃尔、罗斯托夫等等。文学名著里的人格类型可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对号入座,成为人们摈弃和追求的目标。人格决定命运,为了求得人生的好运,人们不得不走上修身演练的道路。在我国,以孔丘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最注重人格修养,儒家的经典著作为人们修身养性,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南。世界三大宗教尽管在经义和仪式上各有不同,但三者塑造的偶像则大同小异,尤其是基督教,耶酥基督道成肉身、赎罪救世的义人人格成为基督徒歌颂学习的对象;而上帝——神的无限和永恒的道德、智慧和权能——其实不过是最理想的人——神化了的万能之人而已,它反映了意识无所不能地统治世界的企图,反映了人类超越人、变成神的梦想。显然,宗教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有相通之处,他们都是对人和意识的反映:依据意识的梦想和要求将人和意识神化——造神,又将这万能的神抬出来让人顶礼膜拜,这是二者的最终任务和归宿,也是它们对世界的重要贡献。从内愚外弱的人格发展到内智外强的人格,再从内智外强的人格发展到内圣外王的人格,又从这完美的人格发展向“神格”,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得到了全面发展,人类的意志自由犹如洪水汪洋恣肆,泛滥滔天。

内圣外王的人格

什么是内圣外王的人格?在意识上具有最高智慧,在实践上具有最高道德,在客观表现上是最强者——具有“王者风范”,它是一种使人成“王”的一套思想方法和实践方式。在现实中它不带有一丝丝矫揉造作的痕迹,而是以一种恰当的自然的方式进行,“一收一放,度越意表,寻常所惊,豪杰所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一般人会偶有这种人格的思想和行为,但却有修饰之相且不能持之以恒。
内圣外王的人格由内愚外弱、内智外强这两种人格发展而来。经千锤万凿,浑然天成,一旦出世,其人格魅力可使普天下仁人志士仰慕称颂,相继投奔,争效忠勇之力,他日势成,定创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之功;“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是对内圣外王者的思想、气魄和事业的写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内圣外王的人格是不遗传的,不具备这种人格者,即使生在帝王家,也是命运坎坷,一无所成;而具备这种人格的人,他可以从奴隶到将军,从乞丐到帝王——崛起于微末,称雄于天下。
最先集中论述它的,要数意大利的著名思想家马基雅维里,他写的《君主论》一书,对这种人格的思想方法和实践方式有一定的揭示,但还不全面充分,还缺乏系统化。事实上,君主与一般人一样,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复杂的,其行为实际上都是“个人的实践”,一个优秀的君主或历史人物,其言行都是“完美的个人实践的累积”,该书有他独到的见解,但却颇为偏激,具有惊人的道德缺憾,现社会上流行的《厚黑学》思想,使世人过着庸俗和卑鄙的生活,他虽与缺德的《君主论》性质大同小异,但却没有《君主论》隐约带有的爱国主义激情,恢宏的气度和高洁雅致的风格。中国的儒学经典是关于人格修养方面的学说,它粗略而晶莹、道德又智慧,目的是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掌握其要义的人,结合其社会经验和历史知识,其行为可内智而外强、内圣而外王,抱守穷径,断章取义者则修成腐儒一个。这是由于儒家学说是形而上学的,他以类比推理为基础,粗线条勾画又给人以似是而非的感觉,他规定了“人的修身方向和行为规范”,但却没有阐释为什么。故儒家学说自身存在很大的缺陷,尚不能成为人格修养的科学理论。
那么,内圣外王的人格具体是一套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和实践方式呢?它体现在以下几种原则上。
通今第一
增大意志自由是人类生活的本质,但要充分实现这一“内容”,人类必须借助于社会历史规律和这一规律所决定的必然的社会演变形式和做到对实践对象的认知。而这又是通今的功能,是贵我和实现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的战略方法和步骤。
通今是实践与认识、知与行的统一,与今世相通相知——与周围的人们、与社会各阶层相通,一句话与实践的对象相通,从而沟通今世、认知今世、自觉地改造今世,这是通今的要义。它服务于贵我和内圣外王的目标,并将这个目标升华为一面激动人心的社会变革之旗和落实到建立利用信息网络的具体行动上。关于后者,古人在政治、军事领域里早已把它发展到十分娴熟完善的地步。例如:利用间谍和情报。而认知、利用社会规律进行大规模地社会变革活动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以后的事情。
爆发于西方十九世纪中叶停止于东方二十世纪中期的共产主义运动,是人类第一次认识和自觉利用社会历史规律进行的一场官僚主义暴力革命,在这场革命运动中,官僚阶级实现了其专制统治,达到了贵我和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的目标。
而今,生产力是这样迅猛的向前发展着,它不仅加速了晚期资本主义的没落和衰亡,而且也使他的敌人——“社会主义”也正面临着同样的命运,随着官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少数人共同占有制与生产的自由化之间的根本矛盾的展开,国有制——官僚公有制成了生产力的桎梏,日益呈现出集体化的趋势,这最终导致了工人阶级新民主革命的诞生,而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规律,将把从生长在资本主义沼泽里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与建立在新的公有制基础上的自由企业制度结合起来,最终使人类走向了一个自由、民主和光明的新社会。
通今,这一中国古人提出的命题,犹如星光照亮了夜路,它使人们避免了无知和盲动。借着这种神圣的光亮,人们依稀发现了明天新世界的轮廓,看到了自己与真理同行,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的希望。
利害第二
利与害这对矛盾是人生经常遇到,经常考虑,经常处理的一个居于核心地位的基本矛盾。它犹如一条红线,隐藏并贯穿于人类斗争的始终,是解决一切人事问题的一把“钥匙”,“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他不仅是凡夫俗子的人生信条,而且也为英雄人物所倚重,成为内圣外王者的思想方法和实践方式。
人们的实践隐含着利害,存在着以下几种状态:全利无害、大利小害、半利半害(不利不害)、小利大害、无利全害。而人们追求的是全利无害,极力避免的是无利全害;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衡取其重。这是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
在利害关系的问题上,兵圣孙武有独到的见解,如果把《孙子兵法》论述的战争普遍化——降格为人类的斗争,那么这部闪烁着智慧的奇书,简直就是一部系统的《斗争论》,一部《利害关系的辩证法》。“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之间,杂于利则务可信,杂于害则患可解,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而不明利害,举手动口便错。但权衡利害并非易事:宋襄公兵行仁义,反遗笑天下;伍子胥、文种可说是智谋之士但却思虑不周以致不听孙武、范蠡之言而遭杀身之祸;郦食忌游说遭烹杀;汪精卫行刺反成名……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的性命”,尽管如此,人还是要吃饭,鸟还是要喙食向利而去害,这一人生定律,就是遁迹山林,踏入佛门也还是挥之不去。
故人性趋利,其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见害即止,不动如山,蓄积如渊,坐怀不乱。
善恶第三
善与恶属于道德范畴,又是义的核心内容。它其实是意识对利害关系的歪曲反映,是颠倒了的根本利害关系。故善也是一种利,恶也是一种害,而且是一种最大的利、一种最大的害。争天下者比先争人,善恶决定了人心向背。“拔一毛而利天下,我不为也”,这种可笑的蠢话,表明杨朱对“利”的片面理解和对道德的无视。
“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轲的这句名言体现了儒者可歌可泣的“重义轻利,舍生取义”之大丈夫精神。
有道是“为善的受贫穷且命短,作恶的享富贵又寿延”,惟利是图,吝啬成性,巧取豪夺落恶名;而布恩施惠,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则被称作善行。显然,利恶为朋,害善结伴,善恶与利害成反比了。而利善为人之所好,害恶为人之所恶。利害相连又与善恶颠倒,这真实一对自相矛盾呀。而重义轻利,隐恶扬善的儒家思想则将二者巧妙地统一起来,并成了内圣外王者的外在美德和处世风格。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慎独、求仁、奇正就成了修身和实践的基本方法。
慎独即守正如一,它不仅是一种修身之法,而且也是安身立命之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此方能做到“一身正气,光明磊落”,可以对天地,质鬼神,心身自安;而“日三省乎己”,则可自省改过,使自己始终走在人间正道上。求仁——爱人则使人悦,这是归心之道,得民之法。立人达人是求仁的两种途径,而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关心是爱人的两种表现形式,所谓救人于患难之中,扶人于将倒之时,体现的就是这种精神;宋江十两银买断李逵忠义、刘备摔孩子绞白人心等等都体现了英雄人物求义争利罗致人才的过人之处。而奇正是行动着的战略、谋略或战术,它使人深不可测,行不可料,是内圣外王者全争于天下的基本手段。正是寻常之行,奇是出其不意。奇正运用之妙演绎胜利人生。
分合、强弱第四
分合、强弱、善恶这三对矛盾都是利害矛盾的派生。而分合、强弱并不直观,是一种间接隐蔽的利害关系。而善恶则是为人的心灵所感知的一种颠倒的利害关系。
在人类的斗争中,尤其是在政治、军事上,分合强弱这对矛盾表现的最为显著: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制造矛盾,利用矛盾,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团结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和打击顽固势力等说的都是分合与强弱的关系。而分合的目的是为了造成强弱。通常的情况是分则弱,合则强;强合为利,弱分为害。分合是手段,也是形势的变化;强合是目的,也是结果。内圣外王是强者的人格,其现实运动的结果是从弱到强,从强到王。
放大斗争性,缩小同一性以致斗;缩小斗争性,放大同一性以求合。这是造成人类合与斗的基本方法。晏婴二桃杀三士、蔺相如廉颇将相和,就是这一方法的形象注解。
而这一方法与“扶弱抑强则强,扶强抑弱则弱”一起又造成强弱的变化。
在人,团结则强,内耗则弱;求同存异则合,求异存同则分。在财,集中则富,分散则穷。但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分合强弱与自身的利害并不一致,合强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害,分弱在一定条件下是利:孙武归隐、范蠡出走、萧何自污——英雄自剪羽翼是求弱,是利;而伍子胥、文种、韩信功高震主,急流不退是求强,是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以弱求利,袁世凯称帝是强者自害。
所以推行分合、强弱的政策必须遵循利害关系的原则以避免引火烧身、作茧自缚。与一石两鸟、一箭双雕、卞庄刺虎、隔岸观火等的妙计一样,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求合强而致分弱,光明正大,行之有效的轻巧良策和中庸之道。

中 庸

儒家的中庸学说被称为实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世人对他的理解却各有不同,莫衷一是。个中原因在于儒学的粗略和自身带有的玄学色彩,从而导致“白刃可蹈,中庸难得”。“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儒家对中庸的这一正面解释采取了类比隐喻的方法,真可谓精到含蓄,令人拍案叫绝,而“不偏不倚,执两用中,不偏为中,不易为庸”等侧面诠释不免流于俗气、笼统、片面和缺乏实践上的可操作性。但类比隐喻这种方法,由于它并不是直接定义却会带来相应的问题:一、失之于艰涩难懂;二、含义不明,使得人们对它的理解歧义纷出。其实,中庸的真义有两个:它是意识支配下的培养性格、造就气质、调和心态、运用感情的实践;二、这种实践的中心问题是中节。 “中”是“中间”之“中”和“射中”之“中”,一语双关;而“节”是“竹节”或“骨节”之“节”两节竹子或两节骨头被中间的“节”“一分为二”而又将二者联结起来,使之“合二为一”,这就是“中节”,俗称“节骨眼”,它团结两边,又使两边分开,所以胜过两边。因此所谓中庸之道就是走“节骨眼”道路,其实质是为达到求强致弱之目的而实行求和致斗之手段。
我养我浩然之气。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情志对自身及外界的作用,并懂得陶冶性格、造就气质、调整心态的方法。
“过喜伤心,过思伤脾,惊恐伤肾、暴怒伤肝……”说的是感情对身体的破坏作用;“杀敌者,怒也,忿速,可侮也……”说的是感情对实践的催化作用;“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怒可以变喜,愠可以复悦……”说的是心态的调整、感情的变化和运用。
诗歌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明理,逻辑学使人善辩……勤劳消除闲愁,险情使人紧张,音乐调整情绪,噪音使人燥乱,朗诵可以练气,收腹能够提气,格斗增加勇气,冒险增大胆量,体育使人身心健康,笑语使人活泼开心慢言产生庄重,快语略显浮漂,钓鱼有助凝神,下棋有益心智……以上均为养性之法。虽然概括得并不全面精确,但付诸实行确能对人的性情产生良好的影响。如果人们处处留心各种实践形式对心灵的作用效果并加以利用,那么在修身养性方面定会取得惊人的进步。
原则以修身达道,中庸以养性持中。通过长期的中庸之行,人们炼就了自强自新、严肃严格的乐观主义性格,赢得了人心,凝聚了力量。强大的实践,使他人的思想和行为自觉、严格地服从着他专一的意志——严厉的态度和严格的要求,令周围的人们对他油然而生了像侍卫官见皇帝驾到时所具有的那种敬畏之情。
社会、内圣外王者和英雄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生产关系的发展史。纵观人类的历史,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少数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制度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社会存在着生产资料由少数人占有向多数人占有的发展大趋势:私有制社会的历史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的数量由少到多的发展史,同样,公有制社会历史也是由生产资料所有者共同占有的数量由少到多的发展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所有制将逐步消亡,民事权利日益式微,全人类最终会从经济枷锁中解放出来,都成了世界的主人。而从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英雄人物与人民的作用成反比——英雄的作用日益减小,人民的作用日益增大。
在低级社会,广大劳动者除了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没有任何权利,完全处于被控制、被奴役的地位,而个别人占有着大量的社会财富、资源和人口。这些少数人的斗争直接造成了社会的历史运动。而人民犹如阵前的草木兵受人驱使和摆布,上不了历史舞台,显示不出自己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英雄人物决定历史并不虚言,英雄史观符合当时的社会历史实情。
但随着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深入发展,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的数量迅速激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人民对英雄的制约作用突现出来,英雄史观开始动摇并逐渐走向破产了。
同时社会历史发展也是一个金字塔般的社会等级制度和政治权力不断衰弱解体的过程,这个过程首先是从塔尖开始的,从塔尖到底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社会等级制度的平台的高度就不断地降低,面积就不断地增大。其结果造成了英雄数量的不断增多,到最后,英雄都失去了头上的神圣光环变成了平民,因为到那时社会全体成员都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英雄人物和人民的差距消失了,人类已发展到了平民社会——一个无英雄的年代。
所以从人的角度可以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人人皆可以为圣贤”的英雄社会和“人人都是圣贤”的平民社会。
我们现处在英雄社会——一个存在着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的阶级社会,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使得这个社会中的一切人都向强大高上的方向发展,以巩固、扩大自己的自由和力量。变革旧的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这个过程表现了历史人物的巨大作用。其中那些具有内圣外王人格,有机会攀缘到金字塔顶端并被人民群众神圣化的人就成了英雄。

人 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相对于意识的无知而言,人的生命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生命的长短受人体质量、人格类型和社会现状的制约。在乱世,由于战争等因素,人类的平均寿命就会缩短;而在太平盛世,人类的平均寿命则会相应延长。在同一个社会里,就个人的寿数而言,人的生命受人体质量和人格类型的影响,就同样体质的人而言,人格不同其生命长短就截然不同:一个不健全的人格会导致自杀或自然体的受害,从而使生命夭折或致身体虚弱;而人格相同的人由于人体健康的不同导致老寿星、体弱多病、英年早逝等现象的发生。
所以健身心、求自强、勤学习应是人生三大乐事。因为不健身心,生命就不会延长;不自强,生命就会受到自然界、社会和意识的摧残;不学习就没有科学知识、技能和完善的人格,就不能达到自强与养生的目的。
世道无常,人生如梦,命运多命运多乖,必然性决定了人生历程的唯一性和命定性,偶然性则使人生变幻莫测;但偶然性其实都是必然性——随着人类认识由片面向全面发展,出乎意料的偶然性在不断地减少,而必然性因素在不断地增加。尽管如此,认识的有限性却不能消失,偶然性仍将持续存在。所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能走上人生正道是人生的运气;能选修和实现内圣外王的人格是人生的福气;能成为自己时代的英雄那才真叫神气!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也”。愿所有的人抱着这种精神,去追求和实现内圣外王的人格,从而快步进入自由快乐的王国。记得我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写了这样一首诗,现转抄如下,与世人共勉:
祝贺吧,朋友!
我梦寐以求的理想人格已渐露曙光,
犹如明朝那崭新的太阳,
闪烁着道德的光辉,
辐射着智慧的热量。

后记

上帝怕人类偷食禁果,老子提倡“弃圣绝智”,这种使人类处于蒙昧无知状态的企图,都是出于纯洁人类或维护“人之初,性本善”的善良目的。但在客观上两者用的都是使人类停滞以致倒退的办法,它宛如鲧之治水,蠢笨而行不通。智慧象夜明珠,又似美玉,束之高阁是人间憾事,而发扬广大,才可谓物尽其用。以往的“性善论”者畏智慧如洪水猛兽,意欲围追堵截,斩草除根而后快,其结果造成了“万马齐暗究可哀”的局面——人民的愚昧无知,最终导致一小撮剥削者阴谋得逞、为所欲为和强权政治的出现。其实兴教育、开民智、倡科学才是上上之策,远比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箝制人类思想言论自由的暴行要好得多,它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是拉历史的倒车。有智慧就有斗争,智慧和斗争是一对孪生姐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智慧日益发达,而斗争愈益文明剧烈。在未来的新民主社会,人类都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圣贤这种“世之大盗”,英雄这种“世之大贼”都绝迹了,人吃人的社会丑恶现象也已不复存在,人类的智慧和斗争将发生战略性转移即从人间转向浩瀚无垠的宇宙。





===============================================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