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几年的文艺批评工作,写了些长短不一的评论——这些批评文字又集中在戏剧评论上,范围非常窄。大多时候,我对自己的文章也不满意,一直很困惑的问题是:理想中的评论该是什么样子?今天,仅从我所从事的非常狭小的领域出发,通过对自己工作的自我检讨和自我反省,通过对文艺批评内部几组概念的思考,参与到当今对于文艺评论的讨论中。
技术批评与思想探讨
按照评论关切的内容,我将目前的评论文字分为两类,一类我称之为技术型的评论;另一类,我称之为思想探讨型评论。
技术评论,多针对作品中的具体问题,包括剧本的结构,导演的调度,演员的表演,有时甚至会具体到某个道具的使用是否准确。这一类的评论多半是非常专业的,大多评论者也都接受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这种评论,有的时候能直接起到应有的作用——那就是导演言听计从,会很快更改某些细节上的设计,甚或也有可能去修正一些结构性的要素。但这样的评论其实很危险。评论者往往从自己的观看立场、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思考某一个细节该怎么处理,但这种细节与导演的整体构思是否一致,与戏剧的走向是否合拍,却又是很难验证的。因此,经常的情况是,创作者对于此类评论视若不见。这其中除去创作者本身的“顽固”秉性之外(作为创作者,他要是对评论意见都言听计从,真是很难结构一部戏),过于技术性的评论,做得不好,就会有指手画脚的嫌疑,而看到自己的评论不被接受,因而怀疑创作者的诚恳,这就更为不必要了。
文艺批评的某些方面,比如说戏曲评论,有时就需要非常技术化的评论。真能把技术评论做好,其实已经很难,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更多的还是思想上的探讨。
我不否认在文艺批评中强调思想探讨的重要性——我的大多评论都是此类写法,经常被人认为社会关怀太多,戏剧训练太少。有许多思想性的评论是从作品的观念出发,讨论创作者的思想倾向,讨论创作者的美学趣味的。但我们看到的许多思想探讨,有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看上去是从作品出发,实际上天马行空。比如说,“从某部作品谈最近一段时期的创作倾向”,或者“从某部作品看当下创作思想的若干问题”,等等。这类思想评论,看上去很有“理论水平”,也很有学术修养,但这种理论与学术,都有着过于宏观、过于迂阔的问题。随着学习文艺理论的研究生越来越多,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评论,往往是从文艺理论的概念出发,把作品、作家当作了阐释某些概念的材料。
将评论文字区分为技术型和思想型,我无意否定以上两种类型的评论,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这二者紧密的结合,从对文本精细的技术分析中,抽取出其中最关键的舞台要素,将之与这部作品所关切的核心思想问题关联在一起。这或许就是某种“理想评论”,但这种评论有没有可能?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与评论氛围中,在我们所受到的学术训练的刺激与约束之下,我们又能做到哪一步?
大众媒介与“内循环”
像我这一拨的年轻学人,最开始的批评,直接面对的就是大众媒介,就是在大众媒介上发言并通过大众媒介传播。我最开始写的一些文章,会有许多“我想”、“我以为”之类的话——这一类的批评,与其说是在面对文本,不如说是在面对自我。这种“读后感”式的评论,有它一定的道理。许多并非戏剧专业的读者,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作品做出自己的感性判断,是非常容易和读者沟通的。我至今也很爱看一些读者的感性文字,因为其中保存着鲜活的观剧感受。但问题是,“读后感”的写作者拿出的个人感受式的评论是有限度的。如果批评家凭借着喜怒爱憎,对着作品指手画脚,有些自以为是的霸道,就变得面目无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