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警惕以反中医之名反传统文化  2008-01-15 00:00:00

最近,某著名学者在一次讲座中称,目前中医90%是糟粕,10%是精华。他认为,中医作为2000年前的东西,再好也好不到哪儿去,中医理论不具有可证伪性。中医如果要有出路,一定要走科学化改造的道路,用西医改造 中医。 该学者的言论貌似有理,甚至可能让某些人

汉大赋 都邑赋 “百城赋”——浅谈赋体文学源流和艺术魅力  2008-01-15 00:00:00

而浏亮”,清刘熙载在《艺概·赋概》中说:“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则揭示了以汉大赋为代表的赋体文学多铺陈名物、排比辞藻的鲜明特色。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历代作家的创作实践,赋在表现题材和文体形式上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梁昭明太子萧

中华龙文化与和谐社会  2008-01-15 00:00:0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文化的因素深深地渗透其中,为培育文明风尚、推动社会进步提供着有力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越博大精深就越受人尊重,发展就越有动力。而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中国龙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和升华,

金圣叹《史记》评点的杰出成就  2008-01-15 00:00:00

云:“末‘穷愁著书’另宕一句,乃写自家意思”,又批“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二句云:“另出一笔,为自家吐气耳。”他批《田叔列传赞》云:西汉“田叔本不足立传”,司马迁“只为救孟舒一节,略与史公救李陵同,故特地借来自吐垒块。”在《史记》中,

刘志琴:讲史路向何方?  2008-01-15 00:00:00

传媒时代阅读方式的改变,已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尤其是从百家论坛兴起的讲史活动,铺天盖地。从用眼看书到用耳听书,从视觉到听觉,接受方式的改变,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用眼阅读,细致、缓慢,可反复地浏览、品味;用耳听,快速、便捷,却匆匆而过,这两者各

吴光:我的“民主仁学观”  2008-01-15 00:00:00

我在1999年7月提交在台北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跨世纪的中国哲学:总结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的论文《从仁学到新仁学: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儒学》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民主仁学”的概念,本文特作进一步的阐述。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化与价值观念趋同化 当

从《诗》三百到《夹竹桃》:艳情诗之中国篇  2008-01-14 00:00:00

25 年前,我和一个同学去造访 戈革 先生,我们初次见面,相谈甚欢。据这位同学后来告诉我, 戈革 先生事后对他说:“这个江晓原有些意思——他居然说自己喜欢香艳诗词。”前辈高人判断人物,常有见微知著之法,喜欢香艳诗词的,本来大有人在,只是人们通常不

大师与传统——刘梦溪凤凰“世纪大讲堂”演讲稿  2008-01-14 00:00:00

一 距今 80 年前,也就是 1927 年 6 月 2 日,上午 10 时,中国现代学术的开山、逊位皇帝溥仪的老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杀。 死的时候,他只有 51 岁,正当学术的盛年。 这一事件,震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 也给中国

《红楼梦》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  2008-01-14 00:00:00

《红楼梦》是一部规模很大的书,字数很多,前八十回有70万字左右,加上后四十回,大体百万之数。在中国小说里,这是规模很大的书了。它的特点是作家的个人著述,是作家个人的作品,是纯粹的文人创作,是成熟的现代小说的型态。 《红楼梦》的内容,首先他写了

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  2008-01-14 00:00:00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传统深邃厚重。中国人生存环境造就了中国人特有老成持重、温和敦厚的文化性格。因此,也就形成了中国人尊重传统及自觉承续传统的文化习惯。传统是在文化发展中由社会集体记忆的“既有的解决各种人

论归隐思想与《周易》中归隐思想的学派归属  2008-01-14 00:00:00

本文发表于《周易研究》2007年底6期 一、隐遁的起源和特点 隐遁、隐逸、归隐史不绝书,最早的当数箕子、微子。据载,微子乃是殷纣王同母庶兄,因见纣王无道,殷将灭亡,恐灾及己身。谋及箕子、比干:“我其出发往,吾家保于丧”。[1]箕子说:“‘天笃下菑亡

罗义俊:儒家道统观发微  2008-01-14 00:00:00

作者:罗义俊(上海社科院,研究员) 道统虽是儒学发展中出现的一个重大观念,其实中国历史和文化之整体性精义在焉,亦是中国文化重建的一个中心问题。当代新儒学大宗师牟 宗三 先生在其着名的三统(道统、学统、政统)并建说中 ,将道统列为首建( 1 )。此
3854611首页 上一页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