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论恭敬与谦让的礼学意蕴  2008-09-09 00:00:00

摘要:传统社会中,人与他人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是以亲亲、尊尊、长长为基础的礼学关系,礼的行为可以归纳为恭敬撙节退让这六个字。在礼学中,无论是“敬”的理由,还是表现“敬”的方式,都带有浓厚的经验性特征。礼与敬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儒家的恕道是

百年一老舍  2008-09-09 00:00:00

百年前宁静的一个夜,旧历戊戌年腊月二十三——即 1899 年 2 月 3 日,星期五,刚刚屠杀完戊戌六君子的满清朝廷正在祭灶,祈祷灶王爷到天上别弹劾他们的那些丑事,好让他们再统治大清帝国一百年二百年之时,在北京西城的小羊圈胡同,一位正红旗的满族妇女忽

“黄色”的尴尬  2008-09-09 00:00:00

某日,几位朋友聚会,不知怎么聊到“扫黄”问题。其中一位在国家黄河委员会工作的朋友,立刻强烈地表示:我们“黄委”一直不赞成“扫黄”的提法!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扫黄”让我们感情上难以接受!另一位安徽的朋友,语气虽然平和,态度也很鲜明。他

九月话“九”:久久说不完  2008-09-09 00:00:00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九是神圣之数,凡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多与九有关。帝王被称为“九五之尊”,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殿宇楼阁的尺寸基本上以九为计,紫禁城、皇家园林及行宫的大门,每扇的金黄色门钉都是横九排、竖九排,共计 81 个。故宫“三大殿”都是九

曾国藩与对联  2008-09-09 00:00:00

对联通常篇幅短小,韵味悠长,音节铿锵,交融文史,算得上纯正的“国粹”。对联由骈文、律诗衍生出来,据说最早出现在五代十国的后蜀,至明、清臻于极盛。对联讲究平仄、声律、虚实和对仗,对时、地、人、事和用典都有严格要求,广泛应用于年节、喜庆、哀挽

古典诗词中的咏月意象  2008-09-09 00:00:00

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主体形式,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或托志,或怡情,或喻理,或讽世,可谓用心尽也。 在比较短小的诸如诗词中,作者只须用几句话便可勾勒出一幅美妙的场景,寄托了自己

六朝人的“避讳”  2008-09-09 00:00:00

中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讲究避讳。皇帝的名字、自家祖先的名字、或是其他重量级人物如孔圣关圣的名字,总是不能轻易说出口。而一旦谈到含有这个字的词语时,也要小心绕过。翻开五千年的中华史,何尝不也是一部避讳史。历史变迁不断让新的文字成为书面中的禁

古代教师观  2008-09-09 00:00:00

(一)教师职业经历了一个分化发展以至独立专门化的过程 远古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为了共同生存,繁衍后代,人类必须进行教育活动。部落氏族中富有经验的年长者及其他能干的人,便在生产活动中有意识、有步骤地把生产知识、制造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与技能,

太阳图腾:主宰万物人神共仰  2008-09-09 00:00:00

“一切神话均源于太阳。”这句今天看来再也普通不过的名言,出自世界宗教学权威麦克斯·缪勒之口,近百年前,因为这句看似普通的名言,使他一举成名,这真是一句十分正确的“废话”。在世界讥讽的声音逼近之际,麦克斯·缪勒又说出了一句让世人不断咀嚼、同

国学的原义、演变及内核  2008-09-08 00:00:00

国学,见于周代,其原义是指国家所设立的教育机构和学校。“国学”一词,出于《周礼·周官·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与之相似的还有《周礼·周官·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这里的“国学”,就是指国家的高级教育机构和学

中西文化真正交融尚需时日  2008-09-08 00:00:00

2008 年,世界聚焦北京奥运。中国文化元素借着奥林匹克的舞台正在被世界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中国图书被输出到海外。但是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记者采访的大部分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近年来国内版权输出年年都在上扬,但是暂时还没有直接地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2008-09-08 00:00:00

长期以来,“存天理、灭人欲”一直被当作朱熹的发明而流传。事实上,这一概念在《礼记·乐记》中已经出现,其中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这里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者。
3854611首页 上一页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