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晚清史家改造纪事本末体史书的成就  1970-01-01 08:00:00

摘要: 纪事本末体史书,是一种以历史事件为主的史书体裁。这种史书体裁因“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决断去取,体圆用神”,利于彰显历史发展的大势,受到史家的青睐,逐渐成为与编年体、纪传体、典志体相颉颃的四大史书体裁之一。晚清时期,由于西方侵入造

文心神思观与神话思维的契合  1970-01-01 08:00:00

《文心雕龙》神思观与神话思维血脉相连,二者不仅在诉诸神秘、超越时空和心物交融方面不谋而合,而且其精神升华的前提状态更是浑然融通。反思理性主义与科学至上的纰误,回归神话及其思维,将有助于这种“神思”在 21世纪文学创作中的重新崛起。

陶渊明政治品节的见证——顏延之《陶徵士诔并序》笺证(一)  1970-01-01 08:00:00

提要 顏延之《陶徵士誄並序》,是認識陶淵明的人描寫陶淵明的唯一今存文獻,具有珍貴的歷史、思想和文學價值。顏延之是陶淵明的摯友,延之內心同情東晉、痛憤劉裕篡弑,因此能同情地瞭解陶淵明在晉宋之際的政治品節。顏延之《陶徵士誄並序》“有晉 徵 士陶淵

陶渊明政治品节的见证——顏延之《陶徵士诔并序》笺证(二)  1970-01-01 08:00:00

案:第一,據吳仁傑《陶靖節先生年譜》所考並覆按《宋書·文帝本紀》、《宋書·檀道濟傳》,可知宋文帝元嘉三年五月以前檀道濟任南兗州刺史、鎮廣陵(今江蘇揚州),以後因討謝晦立功遷都督江州之江夏等四郡諸軍事、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今江西九

陶渊明政治品节的见证——顏延之《陶徵士诔并序》笺证(三)  1970-01-01 08:00:00

五、《陶徵士誄》所描述的陶淵明形象 本文不擬全面述及顏《誄》所描述的陶淵明形象,重點是討論其中可能被忽視的新信息、陌生信息。 1.躬耕編織、堅苦卓絕的陶淵明形象 顏延之《陶徵士誄並序》: 道不偶物,棄官從好。遂乃解體世紛,結志區外,定跡深棲,於

陶渊明政治品节的见证——顏延之《陶徵士诔并序》笺证(四)  1970-01-01 08:00:00

注釋 [1]《宋本陶淵明詩》,附錄,《續古逸叢書之三十四》,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宋紹熙曾集刻本《陶淵明詩》《陶淵明雜文》,1928年;《續古逸叢書》集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縮印,2001年,第117-119頁。 [2]參閱鄧小軍:《陶淵明在晉宋之際的

陶渊明政治品节的见证——顏延之《陶徵士诔并序》笺证(五)  1970-01-01 08:00:00

[66]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學史料叢考·淵明卒於元嘉四年十一月》條已指出:“朱熹《通鑒綱目》於是年十一月記‘晉徵士陶潛卒’。朱自清先生《陶淵明年譜中之問題》錄《綱目》所記而云未知何據。按,《建康實錄》卷一二元嘉四年十一月,‘散騎常侍陸子真薦豫

经史才之薮泽也——黄宗羲的经学思想  1970-01-01 08:00:00

内容提要: 黄宗羲宗承王阳明,曾师从刘蕺山,但在很多方面他超出了师承的范围,其经学思想就是一例。黄宗羲在主持甬上讲经会、讲授蕺山之学的过程中,阐发了自己的经学思想。其中,有很多见解属创见性的观点,诸如把经书客体化、对象化,作为整体来研读,否

六艺之为道 一心之为德——马一浮学术思想片论  1970-01-01 08:00:00

二十世纪上半叶,正值战乱频仍,国是蹇难,而致力于“本国学术之独立”的一代中国学人却创造了现代学术思想史上的辉煌实绩。国学大师们留下的著作,其恢弘的精神气象和博大精深的学术建构,堪为后学楷模。 马 一浮(1883——1967)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以张横

浅论礼法传统的社会历史根基——中国古代社会的二元政治格局  1970-01-01 08:00:00

内容提要 : 本文对中国古代社会综合治理结构和礼法二元法律传统进行剖析,进而论述其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历史根基,即中国古代社会二元政治格局。在此基础上探讨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引发对法律的本质和内涵的中国和历史维度的思考。 关键词 : 礼

中西歧异:再审终极问题  1970-01-01 08:00:00

一 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说了些什么,他说:终极问题可以解决,而且,“解决”是人类理智的最终胜利。那时候的霍金热情洋溢,陶醉在奥秘的掌握里。很多年过去了,与霍金一同兴奋的人们却得到这样的消息,他放弃对终极理论的寻求。“我们不是能从宇宙之外观察

王弼的阐释智慧与六朝文论  1970-01-01 08:00:00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文化融合在经典之中,汉魏以来的思想文化变化,首先表现在对于经典的重新阐释之中。王弼的玄学,并不是通过自创得以建立的,而是经过对于经典的阐释得以建成。在这种阐释过程中,化入了他卓著的思想智慧。王弼善于寻找儒道两家思想的共同点
1171399首页 上一页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