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基督教神学与人学
来源:哲学网首发  作者:安希孟  点击:次  时间:2009-02-03 16:09于哲学网发表

 

(本文为安教授授权首发) 
    传统认为,神学就是关于神的学问。“神学”(theology)一词由希腊文合成,与今天所谓“神话学”语义相近。古希腊人以通晓诸神的性质及故事的人为theologos。亚里士多德以“神学”一词指他的“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中世纪初期,曾以辩证基督神性的论述为神学。在各种世界宗教和民族宗教中,只有基督教的神学最为发达。基督教神学在论证神的存在及本性的同时,也讨论神与世界、神与人的关系。
对于自然界第一因的思考,使一部分哲学家转归于对神的认知。粗知哲学,使人倾向于无神论,然而深究哲学,却使人复归于有神论。这是弗•培根的精粹见解。
然而,在基督教神学中,也包含着关于人的本性、人的使命、人在自然界的地位的理论宝藏。对于神的认识,断乎不是来自人对自身的了解。相反,对人的认识,却来自对神的沉思。我常想,认为人是有限的存在,人不是神,不是无所不能的,这一思考是多么可贵!显然,这是树立了“神”的标准,并以此来观察人、自然与社会。
    基督教认为,神的创造活动,以对人的创造为其最后的活动。神的全部旨意,在于人的得救与成圣。因此,在基督教的神学中,有着丰富的人学。西方哲学的人本主义传统,来自希腊晚期哲学,具体说来,来自斯多葛派。基督教同样重视人。这是西方文化传统有别于中国哲学的重要之处。
有人些人以为,基督教神学对人性是贬低排斥的,因为它认为人都沾染了原罪,因而人性是败坏的,并且人无力自救,只有靠神的恩典——神安放在人心中的信仰——才可得救。人只有信靠耶稣基督。但是,基督教也同样高度重视人的问题。神将他所创造的万有都托付给人去支配。“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都赐给人类。”无比尊崇的神,化身为人,取了人间奴仆的形象,以救赎人类。凡此皆说明人在神学中的地位。
在基督教神学中,人人皆兄弟。人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万国万族的人,不分智愚高下,一律可以得蒙“神的恩典”。在神的眼中,穷人与富人,男人与女人,黑人与白人,犹太人与外邦人,希腊人与化外人,自主的与为奴的,原无分别。
如果人是上帝的形象,那末,人的尊严和价值就应当得到重视。尊重妇女而不是贬辱妇女,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相区别的一大特色。这源自基督教。西方没有“三从四德”之说,儿童和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颇令人羡慕。
基督教使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得到巩固,因而西方断乎没有中国男人娶妻又纳妾的现象。西方的寡妇也不如中国的寡妇那样“门前是非多”。欧洲历史及哲学史上,许多哲人、牧师娶寡妇为妻,并不像中国人那样感到再醮与取寡妇就是耻辱。
勇敢地反对虐待黑人,把黑人视为人,把印第安人视为人的,首先是基督教的神父和传教士。当欧洲人发现新大陆的时候,印第安人曾不被看作人。正是当时的罗马教廷颁发通谕,认为印第安人“是人”。基督教出于《福音》的考量,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认为那是否认人人内在地具有造物主的形象。
传教士在中国禁烟、放脚,反对纳妾、放粮、赈灾、办学、反对迷信陋俗,是有一份功劳的。
基督教还有鼓励人“沉思上帝”的教义。人在神秘的玄想中与上帝合一。这使人敢于超越世界。人向着未来超越。因此,在西方,科学与民主的探险精神比东方要强烈。基督教的人是富于开拓与扩张精神的人(不是贬义的扩张)。发现新大陆的西方人“哥伦布”,名字的意思是“神(基督)之舟”,是“基督的运载者”。西方人的地理探险受到寻找“东方长老”的愿望的刺激。因此,基督教教义鼓励了世界主义(而不是民族主义)。
“四海之内皆兄弟”、“工人无祖国”、“男女平等”、“耕者有其田”、“不劳动者不得食”及“世界公民”(马克思)的观念均源于基督教的西方而不是东方。 
    在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基督教坚决反对国家崇拜与皇帝崇拜。地上的国度与神的国度相比,是次一级的。在一个异化了的社会里,国家,这个人所创造的政治制度,长期成了约束人、压迫人的外在的、异己的力量。欧洲国家的基督教化极大地改变了人与国家的关系。波依修斯云:如果人是上帝的形象,那末,他便是具有责任能力的人,他有自由的权利和义务。人不再是为国家而存在,相反,国家倒是为人而存在。另一方面,国家与皇帝不再是地上的上帝,相反,国家应当尊重和保护个人的尊严。这样,人的权利,便构成国家宪法的基本权利。这一基本权利是据以考查和判定国家权力的标准。
基督教对人间的罪恶持否定态度。它揭示了俗世的邪恶,视人间为贪欲的场所,而不是粉饰现实。基督教的“原罪”,乃是指人的有限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而权力必须受到制约。人必须服从法制与道德约束。人的无限的权力会导致无限的腐败。基督教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他要审判全世界,即“世人”,包括统治者。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基督教的神学是批判的神学,是与现实不妥协的神学。神学并不逃避这世界,而是要负起社会批判的责任。它要创造一个“新天新地”。 
    基督教原本就不是民族主义的产物。它的思想基础是世界主义和个人主义。希腊城邦的公民,生来就必须为城邦而战斗,以战死沙场、为国捐躯为荣。一位青年从战场上跑回来,被他的母亲送回战场。然而,在希腊化过程中,城邦不再值得依靠。希腊人从此生活在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里,原来排他的、自我满足的封闭式的城邦,同世界其余地区产生了密切联系。一种具有世界主义色彩的世界观出现了。同时,伦理学说的中心也从集体的城邦转移到个人身上。这两点,也正是基督教产生的前提。假如不是顺应了人心的“世界大同”的需求,那就很难断定基督教能取得最后胜利。
一方面是“万邦万民一家”的观念,另一方面是“个人中心论”,基督教因而对当时的人很有吸引力。在保罗的“因信称义,而不是单凭律法称义”的说教中,就包含着“个人自由,使个人得到解放”的思想。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