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viii] 野中郁次郎,竹内广隆:《创造知识的公司》,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1999。第40页。
[xxix] 知识创新的过程被描述为一个从个体隐含知识到群体隐含知识(群化)、从隐含知识到明晰知识(外化)、从部分明晰知识到系统明晰知识(融合)和从明晰知识到隐含知识(内化)的不断循环深入的知识螺旋。见:野中郁次郎,竹内广隆:《创造知识的公司》,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1999。第43-51页。
[xxx] 波普尔:《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载纪树立编译:《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哲学选集》,三联书店,1987。第309页。
[xxxi] 同上,第312页
[xxxii] 对此,利奥塔关于后现代知识的论述比较深刻。他指出:"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具备把他们试图发明或试图学习的东西转移到机器语言中去的手段……信息学权霸带来某种必然的逻辑,由此生出一整套规定,它们涉及的是那些被人当作’知识’而接受的陈述。"参看: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三联书店,1997。第2页。
[xxxiii]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三联书店,1997。第3页。
[xxxiv] 同上,第111页。
[xxxv] 由此,波普尔的世界1、2、3分别为物质世界、心灵世界和信息世界。关于信息和三个世界的讨论详见:Robert Abbott(1999), The Word As Information: Overload and Personal Design, Exrter, England: Intellect Books.
[xxxvi]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三联书店,1997。第3页。
[xxxvii] 厄尔奈斯特·曼德尔著:《晚期资本主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3。
[xxxviii] 詹明信将资本主义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发展阶段是市场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参见,詹明信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第484页。
[xxxix] May, C. (2000) A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New Enclosures? (RIPE series), London: Routledge.
[xl] 相关的分析参见: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商务印书馆,2000。第21-60页。
[xli] 彼得·德鲁克著: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第45页。
[xlii] M.道森,J.B.福斯特著:虚拟资本主义:数据高速公路的政治经济学,载《国外社会科学》,1998(5)。第40-44页。
[xliii] 所谓控制性就是通过网络建立一套专家服务营销体系,直接性就是使商品和服务能够直达用户,针对性就是量身定制。与此相关,汪丁丁提出得网络经济学的三个原理是"专家控制"、"纵向整合"和"大规模的量身定制"。汪丁丁:《自由人的自由联合》,鹭江出版社,2000。第44-47页。
[xliv] Christopher May: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s Mega-Machine:.The Continuing Relevance of Lewis Mumfor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3:2 2000. P241-P265.
[xlv] 詹明信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第488页。
[xlvi] 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著:《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12-14页。
[xlvii] 同上,第161-162页。
[xlviii] 多米尼克·夏代尔,沈沁著:《网络营销》,三联书店,1999。
[xlix] 理查德·A·斯皮内洛著:《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刘钢译,金吾伦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第58-60页。
[l] Richard A. Spinello: Cyberethics: Morality and Law in Cyberspace. Sudbury, Massachusetts: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2000.p31-35.
[li] 汤姆·L·彼切姆著:《哲学的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第2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