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为学贵在勤奋与一丝不苟——瞿同祖先生访谈录  2007-09-25 00:00:00

2007年3月下旬一个雨后初晴的上午,我第一次见到了现已98岁高龄的瞿老。我就瞿老的成长经历,工作与研究的历程,学术成就、治学经验与体会进行了数次访谈。瞿老思维清晰,记忆力惊人,而平易谦和的长者风范,更令晚辈的我折服。访谈稿在此基础上写成并经瞿老

皇宫里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2007-09-25 00:00:00

郑嵎《津阳门诗》(节录): 蓬莱池上望秋月,无云万里悬清辉。上皇夜半月中去,三十六宫愁不归。 这首诗涉及到唐玄宗创作《霓裳羽衣曲》的一个传说。据说,在天宝初年某一个中秋节的夜晚,玄宗正在宫中赏月,那位被玄宗请到宫廷传授神仙之术的叫罗公远的大

中国历史中的外来文化  2007-09-24 00:00:00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钱文忠教授在山西太原文化论坛的讲演中,截取几个历史片断,介绍世界背景下的中国文化。 中国的黑人 自先史时代,到殷商、周、秦、汉,中国境内一直有黑人存在,安阳殷墟就发现了明显带有黑人特征的头盖骨,不是一具两具。汉简上也有关于黑

从“千城一面”到“自主文化”  2007-09-24 00:00:00

近两年,关于国学、炎黄等“宏大文化”的品评争论,令人眼花缭乱。文化,在一些人眼中,成了名利炒作的工具。“功利文化”大行其道的同时,一些曾经熟悉的人文印象、某些淳朴的地方风情,却在渐渐模糊,甚至遗忘消逝。 最典型的,各地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富

文化传统不可能随制度的死亡而消失——对余英时先生的书面访谈  2007-09-24 00:00:00

必须尽量撇开自己的主观好恶 人物周刊:您在安徽潜山官庄乡度过了9年的少年时光。能否讲讲在乡间所受的私塾教育和文化启蒙?这个国学根基对您后来选择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余英时:乡间既没有现代学校,也缺乏具有良好训练的国文师资,所以

高处不胜寒——苏东坡的中秋词  2007-09-24 00:00:00

每到中秋佳节,面对皓月当空,一碧如洗,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词写于北宋的熙宁九年(1076)中秋,地点在山东密州的超然台上。当时密州城即今天山东的诸城。这是神宗执政后执意依靠王安石改革的第九年,苏东坡1071年因

“春秋战国的战争,真是太郑国了”  2007-09-24 00:00:00

在了解楚国的历史时,郑国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对郑国似乎不太陌生,在早年就已经有所了解,这缘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的课文。 郑武公娶妻姜氏,生庄公和共叔段二子。庄公名寤生,母亲生产时逆生,使她吃尽了苦头,所以姜氏很不喜欢他。宋武公在世时,姜氏

胡适的文学观 “通达与素朴”才是美  2007-09-24 00:00:00

留意文学史的人,如果不是有创作的欲望,大多是有鉴赏的嗜好的。胡适早期喜欢读书,著述的冲动在其文字里也可看到。他在《竟业旬报》写下的文章,能看出他不凡的才情。不过说理的激情大于意象式的思维,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就注定了他的未来的选择,倾向于学究

冀州之战的三个阶段——慢慢挖封神(完)  2007-09-24 00:00:00

上面说到,崇候虎拥有划时代的先进武器,但革命经验告诉我们,哪怕你有的是原子弹,飞毛腿,要它们发挥因素的还是靠人。相对的,苏护这边实力也不弱。虽然人是少了点,但按孟老二的战略制胜因素来看,至少是占了“地利”与“人和”两项。他们这一战具体结果

《左传》疑义新证(八)  2007-09-24 00:00:00

入而能民 僖公九年:“晋郤芮使夷吾重赂秦以求入,曰:‘人实有国,我何爱焉?入而能民,土于何有?’” 杜预曰:“能得民,不患无土。”(《十三经注疏》第1801页。)竹添光鸿曰:“能与‘柔远能迩’、‘兄弟不相能’之能同,顺适也。”(《左传会笺》第五

形而上的相思——《召南·摽有梅》  2007-09-24 00:00:00

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摽有梅》是很有名的一篇诗,以至于后代有“摽梅之叹”的典故。“摽梅之叹”说白了,也就是我的口头禅:“春天来了

单身女公爵——玉真公主  2007-09-24 00:00:00

唐玄宗有两个同母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两个公主都在很年轻的时候,自愿做了女道士。 说起唐朝女道士,读过杂史野史的都知道,在民间,其另一个名称就是高级娼妓,比较有名的如鱼玄机。当然,“娼妓”的说法过于简单化了。唐朝女权思想走强,一部分女孩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