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形而上的相思——《召南·摽有梅》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09-24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摽有梅》是很有名的一篇诗,以至于后代有“摽梅之叹”的典故。“摽梅之叹”说白了,也就是我的口头禅:“春天来了花要开,姑娘大了想嫁郎”。这篇诗的主题即是:姑娘大了想嫁郎。

      关于这首诗的解释,毛传的意见被广泛认同,后来,闻一多又提供了一个说法,也很通行。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种意见。毛传的意见,这篇诗是说大龄女青年看见树上的梅子纷纷掉落,触景生情,急于找婆家。当然,我用“看见”这词可能是歪曲了毛传。毛传的一贯作风是比附,它更倾向于头两句是“兴”,以梅在树上之成数喻女子的年华。闻一多则指出这篇诗是写在一次“大龄男女青年联欢会”上,某大龄女青年抛梅子择婿未果的焦虑心情。

      闻一多和毛传一样给篇中女子贴上“大龄女青年”的标签,他们有着共同的文献根据。《周礼·媒氏》:“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毛序说此诗,“男女及时也。召南之国,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也。”“男女及时”,是当时的基本国策。古代社会,卫生医疗条件差,高死亡率制约了人口的发展。发展人口生产,是古代政治家的大事。这和今天的情形很不一样。今日中国,人口压力过大,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有法定婚龄的限制,不得生二胎。现代各国婚姻法的法定婚龄都是下线限制,是从保护妇女儿童的角度出发。《周礼·媒氏》的法定婚龄,我很怀疑是上限。古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不高,同时又有扩大人口再生产的需求压力,从情理的角度考虑,不应该男三十女二十是下限婚龄。我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学校是允许研究生结婚的,下限婚龄是:男26,女24。我当时打趣说:这个也是以周礼为根据,大概男女双方年龄之和不得高于50岁,是人道主义的性爱观的底线原则。这个问题,周礼的注疏,没有什么见解,大约他们不觉得是个问题。但是我很怀疑。孔颖达在《毛诗正义》里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引《礼记》男子“男子二十曰弱冠”(冠,成人之礼)、“女子十五许嫁而笈”,来证明当时的初始婚龄是男20,女15。很显然,孔颖达是把《周礼·媒氏》的男30,女20当作上限来理解的。《国语·越语》里说,越王勾践为了报仇,下令“女子十七不嫁,男子二十不娶,父母有罪。”越国在特殊时期的上限婚龄是男20,女17。根据这些数据,我们有理由认为《周礼·媒氏》的婚龄是上限。基本国策是“男女及时”,男子在30以前,女子在20以前,应该解决婚姻问题去进行人口生产。如果超过这个年纪,就必须由政府出面进行配给制了。政府组织一个隆重的“大龄男女青年联谊会”,社区里所有的大龄男女青年都来聚会,大家可以自己挑选,谁和谁合适,就挑一个地方去人口再生产好了,政府可以开口子,不必考虑什么媒妁之言。如果实在没有被人挑中,那就由政府乱点鸳鸯谱,指定男人甲与女人乙一起完成人口再生产的指标。这是历来解释这篇诗所依据的文化背景。闻一多更是发挥想像力,以为古代的“大龄男女青年联谊会”一定很生动活泼,有着很多有趣的游戏。既然卫国的青年是“投我以木瓜”来定情,郑国的青年是“赠之以芍药”,那么这篇诗所反映的自然应该是投掷梅子啊。所以他不同于毛传的训摽为落,他说摽即是抛,摽有梅,是投掷梅子以定情。

      (这里顺便提一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研究一下周代的婚礼制度。各种典籍记载,互相冲突甚多。我们可以以《左传》为根据,努力去探求一下可考的婚龄,做一个统计。这个统计可以划分时段,做出来之后,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由于《周礼·媒氏》等文献提供的文化背景,人们习惯于认为《召南·摽有梅》是一篇“老女不嫁,塌地呼天”(《地趋乐歌》:趋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塌地呼天。)的诗。可是,我要说这是对诗歌的污蔑。

      请大家大声朗诵这篇诗,一遍一遍地朗诵,细细品味诗中的情感。这篇诗有些亢奋,但决无感伤、焦虑的气息,何来“老女不嫁,塌地呼天”的感觉呢!朱子教人读书,说且去涵泳,我秉承了他的意见来读,我的感觉是:春天来了,春光一天比一天明媚,花儿在盛开,能听到她盛开的声音,一点点地在盛开,一直盛开到最大最好。我听不到凋谢的声音,看不见枯萎的颜色,我如何能信他们的胡话与污蔑!

      这里只是这样的表达:春天来了花在开,姑娘大了想嫁郎。我们不必心里阴暗、一厢情愿地把那女子处理为一个嫁不出去、塌地呼天的老处女。且把心态放平和些,光明些、喜悦些。那女子原不过和我们一样正常,一样青春啊。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对于“求我庶士,迨其吉兮”的理解,我也和诸家不同。通行的理解,大致如此:追求我的小伙子们儿,你们挑个好日子!(挑好日子做什么,当然是做好事情罗。)这样的理解,行为的主体是“庶士”,“我”是受者。这符合传统的性别理解,觉得男子应该主动,女子被动。可是我要说这样分明是一厢情愿。请去仔细读读诗经的文本吧!诗经的女子远比我们想像的要有行动的能力,她们不只是被动,她们是敢于行动的女子。(这样的例子,恕我不一一列举)。我们不必一厢情愿地认为诗经地女子只是被动。

      我们来做一个语法的分析。“求我庶士”的语法成分,可以有两种划分:1、偏正式的“求我/庶士”,“求我”做“庶士”的定语。这是通行的理解。2、动宾式的“求/我庶士”,“求”是谓词,“我庶士”是宾词。这是我的理解。这样的理解,从语法的角度,和前一种是平起平坐,无所谓优劣的。
      “以诗解诗”,是我一贯提倡的原则,也是被广泛认同的一个手段。我们来看诗经里同样的用例。“修我戈矛”(《秦风·无衣》)是大家很熟悉的一句,语法上是典型的动宾式。将“求我庶士”的语法结构和“修我戈矛”一样理解,不至于是什么离经叛道的事情吧?

      故此,我个人倾向于将这篇诗理解为一个正值青春的女子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追求,而不认为她是一个等得花儿都落了、塌地呼天的老处女。后一种理解太没有诗意,也太缺乏想像力。
      
      “趋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塌地呼天。”这样的表达是北方民歌典型的野蛮与爽直,质胜于文,了无诗意。“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感伤的气息又过于浓重了些。《摽有梅》不是这样绝望和失意的女子,她只是在轻轻歌唱,歌唱青春。北朝民歌《折杨柳枝》“门前一株树,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哪得孩儿抱!”“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这北方游牧女子,大约和《摽有梅》女子同样的青春和渴望爱情,只是她的嗓门过于粗大,率真而有失于淑女风范。唐明皇“莫倚倾国貌,嫁与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都是劝人兼自劝了,“莫负好时光!”“莫待无花空折枝!”,说得何其坚定斩截。《摽有梅》的表达虽不至如此斩截,但她的内心一样坚定,她只是怕辜负了春光啊。
      
      明代民歌《挂枝儿·想部》有一篇,我很喜欢:“相思铺,这几日翻腾重盖。大门外,挂一面卖相思的牌。有几等相思卖与人害:单相思背地里想。双相思两下里挨。鹘突的相思也,(还得)鹘突人来买。”“鹘突的相思”,这个说法太妙了。我们在诗经里,看到“单相思背地里想”,看到“双相思两下里挨”,这篇《摽有梅》,便是“鹘突的相思也,(还得)鹘突人来买”。这“鹘突的相思”,是形而上的相思。未必指向某个具体对象,然而如此真切,汹涌而来。“求我庶士”的“庶士”,早已昭示指向的不确定性。

      这形而上的相思,让我如此心动和不能忘却,我无何能漠视呢!再次想起美国哲人桑塔亚纳站在讲台上,听见窗外的鸟鸣,正告诸生曰:“我与阳春有约!”我的朋友张沛写了《和春天的绝望之约》纪念他,这大概是绝望的形而上之约吧。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