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在城市中徬徨──郑板桥的盛世浮生  2007-09-20 00:00:00

绪言 在近年来研究取向的影响下,我们一提到明末的社会,马上就联想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思想的多元与解放。但课题一转到十八世纪,我们的焦点却都集中在帝王的专制统治、学术思想的闭锁和文化道德的保守压迫。明清文化似乎在此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断层。我在《十

金庸、古龙:从人物取名看性格差异  2007-09-20 00:00:00

坦言之,我没有完整地看完金庸的武侠小说,古龙的也只看了有1/3,再因时间久远,许多的人物都有些模糊,在此,仅以我所能记起的人名加以引用。 作为武侠小说之“集大成者”与“创新者”,金、古二人洋洋洒洒的几千万字的作品中,涉及到的人名真可谓不少。在

《左传》疑义新证(六)  2007-09-20 00:00:00

以御四邑 桓公十一年:“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锐师宵加于郧。” “君次”二句,《左传译文》译作“您驻在郊郢来抵御这四个国家”。【《左传译文》第33页。】 按:“御”训“备”,谓防备、防范,非抵御之意。上文曰郧人“日虞四邑之至”,故须预作防范

妙处难与君说——诗歌中的状貌词  2007-09-20 00:00:00

“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輈”,《梦溪笔谈》卷十四《艺文一》的第一则笔记,说这是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作者林逋之句。所幸沈括老先生对句中“郭索”,“钩輈”进行了考证解释,不然无论如何也读它们不懂。沈老先生说:“郭索,蟹行貌也。

《西厢记》:古典浪漫爱情的终结(上)  2007-09-20 00:00:00

一个起点 张生(名珙,字君瑞,西洛人氏),第一代流氓才子的集大成者,《西厢记》的横空出世,遂成竖子之名。西厢花下,朗月当头,浪子张生揭竿而起,吹起了向古典爱情总攻的号角。有关爱情的虚无主义理想在张生明确的功利思想的凌厉攻势之下,顿如美国双子

红豆小史——以王维、杜甫、《云溪友议》、钱谦益为中心(上)  2007-09-20 00:00:00

红豆小史的学科范围,不是植物学,而是文学。 本文讨论中国文学史上红豆意象发生发展的主要脉络,重点是红豆意象的历次新变。 一. 红豆意象的本义:相思 唐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1 红豆是南国相思树的果实。中国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国历史上的女舞蹈家  2007-09-20 00:00:00

每当读到金庸笔下的段誉以轻灵曼妙的凌波微步屡屡躲避敌人的追杀时,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这绝世的舞姿,本应放在语嫣身上才合适,却被段誉抢了先。一个养尊处优腼腆胆怯的公子哥儿,在失魂落魄的逃生之际,岂能将一神仙般的精妙舞步,使的轻盈飘逸,进退自

论良知的呈现——从一桩公案谈起  2007-09-20 00:00:00

摘要:“良知”是否是“呈现”曾是20世纪初叶发生在熊十力与冯友兰间的一桩“公案”。虽然二人对此有不同理解,但均未对自己所持观点展开论述。不过,作为熊十力弟子的牟宗三却把这一“公案”“牢记在心”,“从未忘也”。经过三十年的对比深思,牟宗三终于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政治主题疏释  2007-09-20 00:00:00

【摘要】本文用文史互证之法,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陶渊明在易代之际的思想情感,对其《读〈山海经〉》十三首中的诗篇逐一疏释,指出组诗在浓重的神话色彩掩盖下的政治主题和现实批判锋芒,以及诗人内心所崇尚的社会政治理想。十三首诗中,前面七首( 除第一首

北京东城为146座百年四合院建数字档案  2007-09-20 00:00:00

最近,许多四合院爱好者在探访北京东城区某名院前,先登录东城区数字档案馆网站,点击“四合院”专题,可以一清二楚地了解东城区146座百年四合院的“前世今生”,甚至细致到建筑风格、格局变化。 北京东城区启动的这个四合院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对爱好者们实

孔庆东西安讲文学:中国文学还会回到“汉唐时代”  2007-09-20 00:00:00

孔庆东在演讲。记者尚洪涛实习生孙寿魁摄 北大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曾在博客上自言,在北大讲课时,他的课堂上总是座无虚席,一堂课下来,欢声笑语,掌声不断。昨天,记者在曲江文化大讲堂上聆听了他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讲座,才知道这位“北大醉侠”所言非虚

广和剧场和鲜鱼口:北京的老戏园子还能撑多久?  2007-09-20 00:00:00

清末民初是广和楼的黄金时代,富连成科班常年在此演出。在这里,男扮女装的孩子为明清官宦和富商们唱戏,也开始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艺术生涯。鲜鱼口里面还有家大众戏院,文革以前,这里是上演评剧的地方。 广和剧场和鲜鱼口 北京前门大街五牌楼东边,往南,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