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明代方志地图编绘意向的初步考察(下)(1)-历史学  2001-07-13 00:00:00

一部方志需要多少舆图才能够达到其相应的政治目的,不同的方志作了不同的陈述。嘉靖《太平县志》(注:嘉靖《太平县志》,卷首《太平县志图》。) 认为有县境和县治两图便可。嘉靖《吴邑志》(注:嘉靖《吴邑志》

明代皇帝崇奉藏传佛教浅析(之一)(1)-历史学  2001-07-13 00:00:00

明代,尤其是明代中期的各朝皇帝,多崇奉藏传佛教。他们在京城封授、供养大批藏僧,不断举行藏传佛教法事,为藏僧建寺造塔,大量开度藏僧行童。有的皇帝甚至亲自习学藏传佛教,从事诵经演法活动,自称藏传佛教法王

明代皇帝崇奉藏传佛教浅析(之二)(1)-历史学  2001-07-13 00:00:00

二 明代皇帝为何多崇奉藏传佛教?我们结合藏传佛教的教义及修持特点,试作如下分析。 第一,藏传佛教宣扬“即身成佛”是明代皇帝多崇奉藏传佛教的重要原因。藏传佛教形成于10世纪后半期至13世纪的

论哈达衰亡原因(1)-历史学  2001-07-13 00:00:00

明中叶,海西女真南迁后,逐渐形成哈达、叶赫、乌拉、辉发四部,史称扈伦四部(亦称海西四部)。 扈伦四部中除哈达外,皆以河命名,哈达为女真语“山峰”之意,哈达依山立国,故称其为“山国”或“山夷”。哈达

官僚、幕友、胥吏:清代地方政府的三维体系(上)(1)-历史学  2001-07-13 00:00:00

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统治,必然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官僚组织系统。然而,自秦以来,尤其是在逐渐地建立健全科举取士制度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按人口比例算是少而又少的

三国时期士大夫价值取向的变化及其影响(1)-历史学  2001-07-12 00:00:00

自西汉董仲舒强调人君受命于天,宣扬天人感应,神化专制皇权以来,以尊君抑臣为特点的儒家大一统思想取得独尊地位,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儒家大一统思想目的在于绝“篡祀”,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地位。儒家的独尊地位

东晋都督诸州军事设置的特点及其权力问题试探(1)-历史学  2001-07-12 00:00:00

东晋时期,国家承袭西晋制度,继续设置都督诸州军事,负责对地方的军事镇戍。然而,由于东晋时期的政治、军事的形势都与西晋时期有很大的不同,都督诸州军事的设置以及都督诸州军事在权力的行使上,与西晋相比,

南北朝交聘使节行进路线考(1)-历史学  2001-07-12 00:00:00

前言 南北朝时期外交使节的行进路线,随着时局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北魏初,首都原在乎城,孝文帝后期迁都洛阳,其后分裂为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各自定都于邺城与长安,隋都亦在长安。南朝都城

梁季江陵政权始末及江左士族社会变迁(1)-历史学  2001-07-12 00:00:00

萧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东魏降将侯景据寿阳反梁;十月,侯景叛军自横江济于采石掩袭梁都建康;建康告急,梁宗室诸镇起兵勤王。然“诸军互相猜阻”,“相仗不战”[1](卷162,梁武帝太清三年)的勤王态

试论唐代的州县关系(上)(1)-历史学  2001-07-12 00:00:00

唐代,与州级发生关系的行政单位除了向上的中央朝廷、总管府、都督府、都护府、道之外,还有向下的县级。唐代在地方行政区划上,前期实行州县二级制,后期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但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以州统县的地方

试论唐代的州县关系(下)(1)-历史学  2001-07-12 00:00:00

三、州级参与对县级官员的考课 在唐代,州级与县级之间的一个重要关系还表现在州级官员参与对县级官员的考课。 根据仁井田陞先生复原的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和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的《考

唐代对外交往中的译官(1)-历史学  2001-07-12 00:00:00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外交空前发展的时期。在对外交往上,中央王朝不仅推行积极开放的政策,而且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通晓“蕃语”的翻译人员——译语官(或译官),以便在处理涉外事务中解决语言不通或隔阂的问题。最早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1389 1390 1391 1392 1393 1394 1395 1396 1397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