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论任渊及其《山谷诗集注》(1)-文化研究  2001-08-18 00:00:00

【内容提要】从任渊代表性名著《山谷诗集注》,可见其清晰而深刻的政治见解。任渊注山谷诗是有研究心得的,他不仅解释字面意义,寻求出处,而且在体例方面有所创新,通过作品的编年考证,提供历史背景资料,探究主旨

说东坡词中的“清”(1)-文化研究  2001-08-18 00:00:00

东坡词中,“清”字共出现了88次 (本文引词均据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 。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因为在东坡之前的词人那里,“清”的使用率并不甚高。北宋词人柳永对“清”字用得最多,但考察其

辛弃疾何以崇赏杜(1)-文化研究  2001-08-18 00:00:00

杜斿,字叔高。1189年,他从故乡金华到三百里之外的上饶,拜访罢官闲居的辛弃疾,两人一见如故,相处极为欢洽;1200年,杜斿再次拜访辛弃疾,相得甚欢。杜斿两次拜访,辛与之宴游与赠答,存词12首,诗2首。与杜酬应的

论苏辙晚年诗(1)-文化研究  2001-08-18 00:00:00

【内容提要】苏辙晚年闲居颍昌府十二载,其间作诗三百七十余首,是北宋末期(即徽宗朝)诗歌史上的最重要内容,也为“主理”的宋诗开辟了一种别具深意的境界。其特点是:题材上进一步日常生活化,而诗人的自我形象则

宋代《演雅》诗研究(1)-文化研究  2001-08-18 00:00:00

【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长期以来在文学史研究中被忽视的黄庭坚的《演雅》诗及其仿效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认为黄庭坚与陆佃曾为史馆同僚,有若干证据表明,《演雅》的创作很可能受《埤雅》的启发,而其知识背景与创作动

读陆游《入蜀记》札记(1)-文化研究  2001-08-18 00:00:00

【内容提要】陆游是宋代大诗人,其散文创作的成就历来为其诗名所掩。本文对其《入蜀记》进行研究,指出此书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游记,它不仅包含许多精丽的写景小品,而且对沿途的风土人情作了生动的叙述。全书还记

周邦彦并未“流落十年”考辨(1)-文化研究  2001-08-18 00:00:00

【内容提要】在当代学者中,有些人认为周邦彦是新党代表人物。由于旧党的排挤倾轧,邦彦始出教授庐州,接着又知溧水,“流落十年”。此文则考出周邦彦教授庐州与知溧水,乃宋代官制及时势所使然;刚至庐州教授任即因

关于《永乐大典》所载易安词的真伪问题辨证(1)-文化研究  2001-08-18 00:00:00

今藏北京图书馆的《永乐大典》中,载有五首李易安(李清照)词,其一曰《春光好》, 词云: 看看腊尽春回。消息到、江南早梅。 昨夜前村深雪里,一朵先开。 盈盈玉蕊如裁。更风清、细香暗来。空使行人肠欲断,驻

论宋释惠洪的“好为绮语(1)-文化研究  2001-08-18 00:00:00

【内容提要】本文对惠洪所作“绮语”的整体面貌作了详细的分析,并指出惠洪所作“绮语”,是其狎妓纳妾生涯在其诗词作品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其“好为绮语”、狎妓纳妾之举,既深受前代和宋代僧侣淫风的影响,也是他

论南宋后期词的雅化和诗的俗化——兼谈文体发展及文学与文化之关  2001-08-18 00:00:00

【内容提要】南宋后期词的雅化和诗的俗化属于文体发展的问题。文体的发展,与文化环境有着复杂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文体自身的演进规律,这个道理似乎很简单,然而我们在研究具体文体时,不但时常忽略文体自身

从一通佚书看辛弃疾绍熙四年的行实和心态(1)-文化研究  2001-08-18 00:00:00

在清归安姚氏所编刻《凤墅残帖释文》卷五,即原《凤墅法帖》卷十七“南渡文艺帖”之“辛稼轩”名下,收有辛弃疾书信一通。经查检几种辛氏文集,如清人辛启泰刻《稼轩集钞存》,邓广铭先生《辛弃疾诗文钞存》,以及由

苏门酬唱与宋调的发展(1)-文化研究  2001-08-18 00:00:00

【内容提要】唱和诗作为大量存在于诗歌史上的创作类型,一向被认为缺乏艺术价值,“苏门”的创作实践证明了这一看法的偏颇。苏门酬唱将唱和诗作为元祐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续庆历以来诗歌革新的传统,本着“不随人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1324 1325 1326 1327 1328 1329 1330 1331 1332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