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通鉴》札记之二十七--公仪休却鱼  2007-01-05 00:00:00

公仪休却鱼 公仪休为鲁相,有客送鱼,他不要。客人说:“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休说:“以嗜鱼,故不受。今为相能自给鱼,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故不受也。” 理由像鞋底一样平实,公仪休没有张口闭口世界观人生观,却是看到了前因後果,因而

我眼中的三国战略观:孙吴  2007-01-05 00:00:00

罗贯中和陈寿在各自的书中为读者刻画了形象性格迥然不同的周瑜、鲁肃。虽然陈寿笔下的周瑜、鲁肃显得真实可信,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脑海中的周瑜、鲁肃形象是直接来源于小说《三国演义》:周瑜英俊多智,但有器量狭小,嫉贤妒能,容易冲动;鲁肃恰恰相反

《通鉴》札记之廿八--论隐逸  2007-01-05 00:00:00

《论语》十八章,隐士接舆、长沮、桀溺不理解孔子的做为,於是开骂。夫子怃然叹道: “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对 “ 鸟兽不可与同群 ” 一句,诸家见解不同,最不堪的是认为孔子骂隐士们是 “ 鸟兽 ” 。但诸家多

《通鉴札记》之一--人治半边天  2007-01-05 00:00:00

人治半边天 不可否认,人治是有好处的。一味讲法,往往造成民免而无耻的境地。《庄子·大宗师》说:“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杀一儆百);以礼为翼者,所以行於世也。” 我的认识,人治侧重防范在先,法治着重已然之后。人治的功用

残阳如血,照在权谋家的刀上——读《资治通鉴》随笔(三十四)  2007-01-05 00:00:00

【锐圆读通鉴随笔三十四】——刻薄寡人 昭侯有弊袴,命藏之。侍者曰:“君亦不仁者矣,不赐左右而藏之

《通鉴》札记之二十九--东风西风  2007-01-05 00:00:00

我读史书,常生一种恐惧,先人的衣钵传承到我们这一代,已有楚汉隔界的味道了。对於枝节,我们给予了足够的热情,收藏啦,遗址啦,民间文化保护啦。而对儒家文化的大体,因为主义的不同,不能海纳百川了,因而更多的躺倒在图书馆里,残存在学术会议的日程上

细说水浒(一):金圣叹是封建反动文人吗  2007-01-05 00:00:00

金圣叹是封建反动文人吗 ——评郑公盾先生对金圣叹的评价 郑振铎先生曾经说过:三百年来“《水浒传》与金圣叹批评的七十回本,几乎结成了一个名词。”因此,谈《水浒》,总离不开金圣叹,而对金圣叹的评价,也就成了评价《水浒》的关键。近几年来,对金圣叹

《通鉴》札记之三十一--望门投止思张俭  2007-01-05 00:00:00

谭嗣同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准确地理解这个典是在读了《通鉴》卷五十六之後。谭嗣同的意思是说,不学张俭因逃亡而牵连众人。 东汉末,士大夫高尚其道,互相取号标榜,计有三君、八

《通鉴》札记之三十四—— 奉天子以令不臣  2007-01-05 00:00:00

徐玠是曹操手下第一谋士,他给阿瞒定的国策只有二条:“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曹操之所以能够平定平方,这两个计策为功甚巨。至於後来的“挟”,则是情势的变态,如江河日下,势所必然。——三国时期的谋士们很有意思,

河北发现大规模土著燕国文化遗存  2007-01-05 00:00:00

河北省考古专家日前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经区域——易县七里庄遗址发掘中 , 发现了五个时期的文化遗存 , 其中第三阶段遗存为西周之前的土著燕国文化 , 被命名为七里庄三期文化。这是我国考古学界首次发现大规模且清晰的土著燕国文化遗存 , 出土了一批标志性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