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郁达夫的文人风骨——纪念客死异乡的郁达夫诞辰110周年  2007-01-11 00:00:00

谈到郁达夫,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颓废、病态、伤感、浪漫,好象还有点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这些都不是装出来的,不是“佯狂”,不是“为赋新词强作愁”,在他完全是真挚的、诚恳的,他要把自己的世界无遮掩地呈现出来,这几乎成了他文学的支点。他是一个

柏杨:不变的中国心  2007-01-11 00:00:00

阅读中的柏杨 只要提到柏杨,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他的《丑陋的中国人》,这部杂文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曾风靡海内外有华人的地方,我也是在这一时期从他的文章中初识柏杨的。这部1985年在台湾和香港两地同时出版的书,曾以非正规出版的方式在大陆出现,并广

中国十大名茶的美丽传说  2007-01-11 00:00:00

杭州龙井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

《通鉴》札记之四十一——文明岂可恃乎  2007-01-11 00:00:00

读书便是要当作家学者,学《周易》便是要当算命先生,持此观点者,应该把下面不多的几行字背下面,庶几能找回读书的乐趣。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

鲁迅的别样风景  2007-01-11 00:00:00

一个文人的八年沉寂 一个文人以读佛经拓碑刻抄嵇康来排遣时日,没有发出一声呐喊,这个文人所在的时代如果不是太清平,就是太黑暗。 这个文人,当然是鲁迅。 他沉寂的八年,肇自辛亥革命失败,终自钱玄同与他的一席长谈。 这八年,他在教育部任职,许多时日

历史无情鲁肃冤  2007-01-10 00:00:00

如果死后的美名是一种财富,那么诸葛亮绝对是整个三国历史上最为富有的人。他的财富不仅多,而且来得便捷。 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足以证明诸葛先生的实力。但随之而来,许多好事便不知不觉归在了先生的名下。什么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孙权,草

残阳如血,照在权谋家的刀上——读《资治通鉴》随笔(三十七)  2007-01-10 00:00:00

【锐圆读通鉴随笔三十七】——不敢说 NO (前 334 年)韩昭侯作高门,屈宜臼曰:“君必不出此门,何也?不时。吾所谓时者,非时日也。夫人固有利、不利时。往者,君尝利矣,不作高门。前年秦拔宜阳,今年旱,君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所谓时诎举赢者也

孟子他说: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二)  2007-01-10 00:00:00

河南人惹谁了? 梁惠王虽然雄心勃勃,却可能有点儿志大才疏,或者运气太坏,在他和孟子这次见面之前,他所统治的魏国已经在别的几个诸侯国的军事争端里栽过好几个大跟头了,国力被削弱了不少,一代强国眼看着在一步步走下坡路。梁惠王的心里火烧火燎的:靠!

《通鉴》札记之四十—— 曹操的人才战略  2007-01-10 00:00:00

献帝建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10年,曹操下了一道战时求贤令:“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孟公绰,鲁大夫,“老”是家臣之长。孟公绰大概清廉有余而才

《诗经》十五国风中为何没有楚风  2007-01-10 00:00:00

近日重读《诗经》、《楚辞》,不禁再次为我国传统文化之精粹而倾倒。二者一为现实主义诗歌之源,一为浪漫主义诗歌之始,实在是相得益彰。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突然浮现出这么一个问题:《诗经》十五国风中为何没有楚风? 我们知道,《诗经》分为《风》、《

晏氏转型  2007-01-10 00:00:00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中记载了一段晏子改规则的故事。晏子名婴,卒于公元前 500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齐国贤臣,年龄大概相当于孔子的父辈。 故事说,齐景公派晏子去东阿当领导,在晏子领导东阿的第三年,齐景公把他召回来训斥了一顿。齐景公说:“我还以为你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