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论语》译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09-07-17 00:00:00

“学而”篇中接下来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来看他们是怎么翻的。 ( 1 ) Is he not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though men may take no note of him ?( Legge ) ( 2 ) To remain unsoured even though one

唐绍明:深切悼念任继愈先生  2009-07-17 00:00:00

中国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因病救治无效,不幸于 2009 年 7 月 11 日 以 93 岁的高龄,走完了他辉煌的人生之路。 任先生是我中学时的老师,又是我在图书馆工作的领导,他对我几十年的教诲和影响至深至远。他生病住院期间,我曾到外地探亲,受他一向

钱文忠:“从现在起,我是为你们而活”——记季羡林先生  2009-07-16 00:00:00

(注:本文为新星出版社 2008 年出版《真话能走多远》序) 出生于一九一一年的季羡林先生今天已经是九十七岁高龄了,在我考进北京大学的一九八四年,季羡林先生也已经是七十三岁,年过古稀了。撇开季羡林先生崇高的社会和学术成就、名誉、地位不说,就单论年

宋晓梦:今天怎样做教师?  2009-07-16 00:00:00

现代教学无论是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教学工作,都要在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中进行变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这一职业已经逐渐告别了“只要有知识就能当教师”的历史,步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时代。 什么

鉴湖女侠秋瑾填写的一首《满江红》词  2009-07-16 00:00:00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我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

季羡林生前从未发表过的一篇散文:忆念荷姐  2009-07-16 00:00:00

如果统领宇宙的造物主愿意展示他那宏大无比的法力的话,愿他让我那在济南的荷姐仍然活着,她只比我大两岁。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经常想到荷姐。一转眼,她的面影就在我眼前晃动,莞尔而笑。在仪态上,她虽然比不了自己的胞姐小姐姐的花容月貌;但是光艳动人,

季羡林眼里真正国学是什么?  2009-07-16 00:00:00

大师眼里真正的国学是什么 ? 季羡林著的《谈国学》、《季羡林说国学》让我们从中了解了他对“大国学”概念的阐释。 季羡林曾说,中国文化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这五十六个民族创造的文化都属于国学的范围。而且后来融入到中国文化的外来文化,也都

《资治通鉴》为何不记载文人墨客?  2009-07-16 00:00:00

司马光以宰相的当量来编辑《通鉴》,其用意不言自明。而他以政治家的眼光来审视历史事件,其着眼点与境界自然如山登绝顶般的一览无余,又恰是庭中观月般的空阔无边,这是《通鉴》不同凡流的地方。 台湾钱穆说:“一部十七史一千三百多年,他只用二百九十四卷

《论语》译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09-07-16 00:00:00

《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谈治学之道、修身之法,谈一个人如何对自己的问题。那么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谈交友之道、处世之法,谈一个人如何对朋友、对他人的问题了。 这句话如何译成英文?我们就来看看理雅各和韦利的

学识渊博是非分明的季羡林先生  2009-07-16 00:00:00

这篇文章是我在先生生前写的,曾拿给先生过目,得到先生首肯后,已收入拙著《大师的侧影》中,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我本打算等书出版后为先生贺九八寿诞,没有想到他已驾鹤西行了。为了纪念先生,也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先生,我还是决定先行发表。 我是在 1

张志清:学人本色 文化传灯——怀念任继愈先生  2009-07-16 00:00:00

2009 年 7 月 11 日 凌晨,任继愈先生离我们而去了。赶到北京医院时,家人和同事还守候在他身旁。有位同事拿出梳子,轻轻整理着任先生散乱的头发,大家都难抑悲痛之情。这几天,任先生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眼前。早晨看到急匆匆进馆上班的员工,仿佛还能感觉

徐匡迪: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书香  2009-07-16 00:00:00

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科学智慧和文学艺术的宝库。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书籍不但承载着丰富的信息,更是思想和知识的载体,传承了人类的文明,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好学、读书的传统,“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开卷有益”等名言都凝聚
3854611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