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钗黛之争”200年的启示  2007-04-11 00:00:00

自《红楼梦》产生二百多年来,围绕“钗黛”展开的论争从未中止,有时还非常激烈。薛宝钗、林黛玉,这两个小说中的人物,宛如现今的“超级女声”中的角色,形成有“玉米”、“凉粉”等集体崇拜群,并且有亲友团、啦啦队为之呐喊。后世写作的一篇篇争论“钗黛

弓鱼:一个古汉字背后隐藏的神秘古蜀历史  2007-04-11 00:00:00

一个古汉字的启示 有这样一个汉字“弓鱼”,左边为“弓”,右边是“鱼”。“弓鱼”字并不常见,是个会意字,也就说是,古人根据一个事件或一些场景造出了这个字,在当时,这无疑是他们熟知的事件。然而,由于时间相隔太久,“弓鱼”字隐藏的信息以及古人为何

罗多弼:如果五四时期能开始得更早一点  2007-04-11 00:00:00

经济观察报:100多年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都在强调向西方学习,但中国的传统似乎在逐渐被漠视,到了21世纪,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世界一些国家也出现了一些反全球化、回归传统的趋势。就中国而言,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待? 罗多弼:中国人讨论这个问题已经有100

曹参:你醉酒是量小,我醉酒是境界(趣读史记之一)  2007-04-11 00:00:00

在汉朝开国诸将之中,曹参的军功也相当了得。自从他跟随高祖刘邦起兵以来,走南闯北,戎马倥偬,枪林弹雨,出生入死,重要的战役都可以看见他的身影,立下了“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的赫赫战功,为西汉政权的建立做出了

不可不识林同济  2007-04-11 00:00:00

近百年算得上通人的,除了胡适、陈寅

茅盾最后的五年  2007-04-11 00:00:00

1974年底,茅盾迁居北京交道口附近的后圆恩寺胡同13号,在这里住了6年多。1976年3月24日,他开始口述回忆录,第二年秋天动笔改写录音稿,直至1981年2月19日住进医院。当年3月27日,茅盾病逝。可以说,茅盾的最后五年,是在写作最后一部长篇作品——《我走过

全球“汉语热”: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之路  2007-04-11 00:00:00

4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的“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之路”论坛上,本网记者就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过程中出现的汉语热、孔子学院等热点话题,采访了与会的著名汉学家。专家们认为,外国人对中国的兴趣以及汉语热对中国的文化崛起是一个好现象;中国文学要真正为世

汉服爱好者在公园共度民俗节日寒食节  2007-04-11 00:00:00

10多位汉服爱好者在公园共度寒食节 在明媚春光下,手拿迎风飞舞的风筝,身穿宽袍大袖的汉服,这群年轻人在干什么? 4月8日下午,10多位男女汉服爱好者自发相约来到福州南江滨公园,依照传统习俗踏青,共度中国的民俗节日“寒食节”。 相传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

于丹学生出书《孔子很着急》 质疑老师误人子弟  2007-04-11 00:00:00

文化女 明星 ——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 于丹的学生李剑(右)和鄢圣华捧着新书《孔子很着急》 于丹学生出书质疑老师 《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 2006年下半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凭借在《百家讲坛》对《论语》、《庄子》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

国人考试情结考  2007-04-11 00:00:00

千余年来,考试在变,但也没变 尽管科举考试1905年就已被废除,但这一延续了1300年的制度仍对中国影响深远。人们仍然称呼爱写文章的人为“秀才”,各类考试(哪怕是舶来品的TOFEL和GRE或者NBA)的第一名为“状元”,文科、理科的“科”,更是“进士科”“明经

《三字经》该怎样进校园?  2007-04-11 00:00:00

前天,宁波市文化研究会召开的《三字经》论证会上,宁波范桂馥小学校长卢雄伟呼吁《三字经》应成为宁波中小学地方教材的一个内容。此事经本报报道后,引起了宁波众多学者和教育从业人员的关注。“1996年我们就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提出来还不晚,《三字经》列

《蒙古文大藏经》之《丹珠尔》今年将脱尘重光  2007-04-11 00:00:00

从《蒙古文大藏经》编辑出版委员会了解到,拟重新影印出版的佛教文献《蒙古文大藏经》之《丹珠尔》的扫描输入工作,历时两年后目前已经结束,预计将从今年上半年开始陆续出版。 据《蒙古文大藏经》主编金峰教授介绍,《蒙古文大藏经》影印对勘本全套规模约1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827 828 829 830 831 832 833 834 835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