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御四邑 桓公十一年:“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锐师宵加于郧。” “君次”二句,《左传译文》译作“您驻在郊郢来抵御这四个国家”。【《左传译文》第33页。】 按:“御”训“备”,谓防备、防范,非抵御之意。上文曰郧人“日虞四邑之至”,故须预作防范。 昭公五年《传》:“使臣获衅军鼓,而敝邑知备,以御不虞,其为吉孰大焉?”“御”与“备”同义。 昭公七年《传》:“君其备御三邻,慎守宝矣。”“备御”为同义连文。 立衷 庄公六年:“夫能固位者,必度于本末,而后立衷焉。不知其本,不谋;知本之不枝,弗强。” 杜预曰:“衷,节适也。”【《十三经注疏》第1764页。】俞樾曰:“‘衷’与‘中’古通用。然则此《传》‘衷’字亦当训中,犹言执其两端用其中也。”【《群经平议·春秋左传一》,《清经解》壹,第6947页。】杨伯峻曰:“衷有和适之义。意谓凡立君而能固其位,必于立其人之先,揣度其本末,而后选择适当方法、适当时机而行。”【《春秋左传注》第168页。】 按:焦循曰:“衷也者,适也。”【《春秋左传补疏》卷二,《清经解》柒,第8803页。】“立”犹“立长”、“立贤”之“立”。“衷”借作“中”,读去声,训“适”。“立衷”谓立适合为君之人。 僖公二十四年《传》:“君子曰:‘服之不衷,身之灾也。《诗》曰:“彼己之子,不称其服。”子臧之服,不称也夫!’”杜预《注》:“衷,犹适也。”“衷”与“称”同义。 昭公十六年《传》:“发命之不衷,出令之不信,……侨之耻也。”杜预《注》:“衷,当也。” 未言 庄公十四年:“(楚子)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 杜预曰:“未与王言。”【《十三经注疏》第1771页。】于鬯曰:“此‘言’字实当训笑。古‘言’有笑义。……息妫未言,谓未尝笑也。”【中华书局1984年版《香草校书》下,《春秋左传一》,第755页。】竹添光鸿曰:“本文楚子有问,夫人有对,则不可云不言矣。……生子二人,同室数年,彼此不交一言,无是理也。《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周礼·大司乐》注:‘发端曰言,答述曰语。’据此,则所云‘未言’者,非噤不出声也。楚子不问及,则夫人不自出言耳,故楚子久而怪之也。《丧服四制》云:‘礼:斩衰之丧,唯而不对;齐衰之丧,对而不言。’郑《注》:‘言,谓先发口也。’此亦一证。”【《左传会笺》第三,第237页。】杨《注》略同。 按:“未言”即未尝言语。 《会笺》举《说文》、《周礼》、《礼记》各例,不为无理,然皆“言”与“语”或“对”对举,文义明白。《传》但曰“未言”,不必求之过深。楚子发问而后答言,亦不足怪。 昭公二十八年《传》:“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贾大夫曰:‘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夫!’”贾大夫之妻三年不言不笑,事与息妫相类。庄公二十八年《传》:“子元以车六百乘伐郑,……众车入自纯门,及逵市。县门不发,楚言而出。”《荀子·荣辱》:“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又,《儒效》云:“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大戴礼记·保傅》:“犹生长于楚,不能不楚言也。”《孟子》称楚人为“南蛮鴃舌之人”,楚、越、吴与中国言语不通,息妫不言,而楚子不以为怪,盖由于此。 狂夫阻之 闵公二年:“大子帅师,公衣之偏衣,……先丹木曰:‘是服也,狂夫阻之。’” 杜预曰:“阻,疑也。言虽狂夫犹知有疑。”【《十三经注疏》第1788页。】竹添光鸿曰:“阻者,怪怖而辟易之意。”【《左传会笺》第四,第318页。】 按:“狂夫阻之”颇为费解,根源不在“阻”,而在“狂夫”。“狂夫”指愚夫、愚人,并非指疯狂之人。 《广雅·释诂上》:“狂,……痴也。”王念孙曰:“《韩非子·解老篇》云:‘心不能审得失之地,则谓之狂。’《周语》云:‘于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广雅疏证》第80页。】 “狂”训“痴”,引申之,则有“愚”意。 《尚书·多方》:“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孔《传》:“惟圣人无念于善,则为狂人。惟狂人能念于善,则为圣人。言桀、纣非实狂愚,以不念善,故灭亡。”孔颖达《疏》:“圣者,上智之名;狂者,下愚之称。” 《尉缭子·武议》:“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盟津,过七十余而主不听,人人谓之狂夫也。”“狂夫”谓愚夫。 《史记·赵世家》:“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汉书·鼌错传》:“传曰:‘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又曰:“书言‘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今则不然。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夫使不明择于不狂,是以万听而万不当也。”“狂夫”与“智者”、“明主”相对,其义甚明。《淮南子·说林训》:“愚者言而智者择焉。” 《汉书·艺文志》:“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后汉书·列女传·班昭》:“(皇太后)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妾昭得以愚朽,身当盛明,……故敢昧死竭其愚情。”此二例“狂夫”与“刍荛”并列,义亦相近。 《汉书·盖宽饶传》:“狂夫之言,圣人择焉。”“狂夫”,亦谓愚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