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清初私家修史举例(1)-历史学  2001-07-21 00:00:00

在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大师”倡导的“经世致用”风气推动下,清初史学出现了活跃和繁荣的局面。梁启超说:清初诸师“皆治史学,欲以为经世之用”,“于宗社之变,类含隐痛,志图匡复,故好

夏曾佑及其史学思想(1)-历史学  2001-07-21 00:00:00

夏曾佑(1863—1924)是晚清思想史、史学史乃至文学史、政治启蒙史上的重要人物。梁启超在《亡友夏穗卿先生》(见《东方杂志》1924年第21卷第9—10期,收入《饮冰室合集·文集》第44上。参见《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2—

梁启超对史学认识论的探讨(1)-历史学  2001-07-21 00:00:00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史学认识论研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须知这个课题在我国最早予以科学、系统地探讨的是梁启超先生,其筚路蓝缕的足迹,其敏锐的思想锋芒,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价值的东西。 一 梁启

章太炎与清学史(1)-历史学  2001-07-21 00:00:00

有清一代,学术文化异彩纷呈,是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清末以来,学界为研究清代学术史投入了大量精力,撰写出一批研精覃思的经典巨著,如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的《

继承传统与走向近代:章太炎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1)-历史学  2001-07-21 00:00:00

按照中国史学界比较通行的说法,从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史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从传统模式向近代模式的演变。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激情的过程。其间,史学家们经过深沉的

董仲舒与汉代史学思潮(1)-历史学  2001-07-21 00:00:00

汉代史学发达,史学思想多姿多彩。在汉代史学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注重以天道论人道、探寻历史的变易及其法则和着力阐发大一统思想,则是贯穿于始终的三条主线或三大主潮。而汉代史学思想的发展何以会演绎成这三

从梁启超到白寿彝--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学术系谱(1)-历史学  2001-07-21 00:00:00

中国史学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对史学进行反思的“史学史”之因素很早就产生了,而且异常丰富。但是,作为一门近代意义上的学科,“中国史学史”则是在20世纪随着中国史学的近代化而产生的。就本人所知,“中国史学史

从《困学纪闻》看王应麟的历史思想(1)-历史学  2001-07-21 00:00:00

王应麟(1223—1296),字伯厚,自号深宁居士,学者称厚斋先生。浙江宁波人。官至礼部尚书。在南宋疑古之风的熏染下,王应麟兼采众家,广征博引,遍考四部,在文献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困学纪闻》作为王应麟晚年

20世纪后半叶史学社会功能探讨的得与失(1)-历史学  2001-07-21 00:00:00

关于史学社会功能的问题是从古至今许多史学家都十分关注的重要的问题,建国以来,大批史学工作者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运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更加理性地、明晰地探讨了史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社会功能及其表现形式,这

《绎史》评介(1)-历史学  2001-07-21 00:00:00

清初马骕编撰的《绎史》一书,裒集著述旧文,广征博引,熔裁成篇,纂录从“开辟”到“秦亡”之间的史事,排比先后,附以论断,不仅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而且反映了马骕丰富的史学思想,颇有探讨之必要。 (一)

《新疆图志》史学价值论析(1)-历史学  2001-07-21 00:00:00

《新疆图志》是清末由新疆通志局修纂的一部较完备的官修通志,也是清代新疆最后一部地方志,全面总结和吸收前代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成果,因而成为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的总结性成果和终结的标志,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通鉴》“臣光曰”的内涵和忧思(1)-历史学  2001-07-21 00:00:00

《资治通鉴》成书后,在历史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1372 1373 1374 1375 1376 1377 1378 1379 1380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