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南朝玄学的蜕变与礼学的复兴  1970-01-01 08:00:00

一、玄学对儒学的影响 魏晋之际,玄学之风盛于洛下,名士们旷达凤流,雅好《庄》、《老》,在华夏中原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思想潮流。待东晋及南朝的汉人政权偏安江左,士人学子萍浮南渡,玄学的流风余韻翩及江南。清人焦循《雕菰楼集》卷十二《国史儒林文苑传议

颜回与“颜氏之儒”探微  1970-01-01 08:00:00

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卒于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享年仅32岁(据熊赐履:《学统》)。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

魏晋玄学的繁兴及其儒学特色  1970-01-01 08:00:00

魏晋时期,经学式微,玄学繁兴。玄学名士们禀承老、庄余韵,蔑弃儒家礼度,开启了一代玄风。玄学既是对两汉经学形式上的否定,却又是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思想文化合乎逻辑的发展。玄学与经学这两种思潮,既在理论形态上相互对立,又在思想内容上一脉相承。 一、

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  1970-01-01 08:00:00

现代新儒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必然性。 历史悠久、根基深厚的中国文化,早在晚明清初即已开启其由传统而向近、现代转化的历史闸门。但满清贵族入主中原及其所实施的野蛮的种族歧视和文化统治,使得中国文化近现代化的进程未能以自发式形态一线顺畅展开。迨至道

叶适与永嘉学派  1970-01-01 08:00:00

南宋乾道、淳熙年间,学术繁荣,人才辈出,温州(永嘉)尤盛。史称“温多士,为东南最”(1),陈亮亦有“人物满东瓯”(2)之赞誉。其时,温州众多学者中,学术思想上卓然有所成就、且又颇富特色的,当推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他们前承后继,一脉相沿,形成

隋唐科举制与儒学的进一步发展  1970-01-01 08:00:00

一、调和儒、释、道的文化政策。 隋、唐两代,弥漫着浓郁的宗教气息。佛教的净土地狱、因果报应、六道轮回,道教的长生久视、羽化登仙,征服了无数苦难生灵和广大士人的心,也博得了统治者的垂青和服膺。然而,佛教和道教虽然能使统治者对权力、财富和生命的

郭店楚简与战国早期儒学  1970-01-01 08:00:00

近百余年来,每有考古新发现,总必然会引发出学术界突破性的进展,从而推进了人们认识本国历史和本民族思想文化真象的进程。如果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及甲骨片的发现,曾激起几代学者考研中国古史的热情,以至于今则已取得了难以计数的成果;那末,近年郭

礼乐文化传统与原始儒学  1970-01-01 08:00:00

一、 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开创的儒学是中国最古老、悠久、博大,而且最富影响力的学派。这个学派源远流长,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历史上,儒学诞生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而其又是上古以来礼乐文化传统的集大成者。反过来则可以说,上古礼乐文化是儒

比較朱子與王阳明的「格物」義  1970-01-01 08:00:00

1. 朱子由橫攝系統所開出的格物義 儒家所言「內聖之學」的本義,是相應於道德的本質,自覺地作道德的實踐,以至充其極地建立道德人格,在有限的生命中,發展成為無限而圓滿的生命進程,此即由實踐踏上成聖成賢的階梯。道德的本質根源於「仁義內在」的本心自己

周敦頤論「誠者聖人之本」  1970-01-01 08:00:00

周敦頤是宋代理學的開創者。他以儒學為本位,揉合道、佛思想,開闢宋代理學的形而上學。他以《易傳》、《中庸》建構其思想體系——道德的形而上學;並根據先秦儒學的仁與誠等概念作為道德實踐的根源和動力建構其宇宙論、本體論與工夫論。 關鍵詞﹕ 周敦頤 誠

美德与规则的统一——兼评儒家伦理是美德伦理的观点  1970-01-01 08:00:00

尽管儒家伦理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强调了品格的塑造和个体美德的培养,但是儒家伦理并不像一些西方儒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美德伦理学的类型。相反,儒家伦理是一种整合了美德与规则于一体的伦理学说。这不仅可以显示出儒家伦理对道德理解的独特方式,也有

孝亲观念的现代意义  1970-01-01 08:00:00

内容摘要:“孝”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倍受推崇。现代家庭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和追求个人自由、权利意识的蔓延,使得孝亲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忽视。从而也出现了很多人伦关系失调、家庭关系紊乱等社会问题。解
1171399首页 上一页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