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邓遂夫:《红楼梦》庚辰校本的几个问题  2008-06-30 00:00:00

在古往今来的各种《红楼梦》校印本中,去年5月首次出版的这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简称庚辰校本),显然是最为独特的。它既是面向广大读者的一种通行本,同时又具有浓厚的学术探讨性质。尽管它问世之初还带有一个草创之本不尽人意的诸多疏漏,但

散木:读《外国友人忆鲁迅》献疑一二  2008-06-27 00:00:00

《外国友人忆鲁迅》等回忆鲁迅的书,史料价值不菲,有的方面可以补充我们对鲁迅的认识,即使吉光片羽也好。不过由于岁月的销蚀,当事人的回忆难免失真,这就需要比照各方面的材料给予澄清,以免使读者不假思索地把失真或经由回忆“放大”了的鲁迅当作是真实

朱正:斯年全集方初阅 咬文嚼字未敢闲  2008-06-27 00:00:00

欧阳哲生教授主编的《傅斯年全集》,共七卷。我还没有来得及细读,只匆匆翻阅了一下第七卷,即书信卷。发觉它在编校方面颇有有待改善之处。现在写一点在下面,或者可以供第二次印刷时参考。 傅斯年( 1896 ~ 1950 ) 傅斯年在“五四”运动中出现于文坛,用

刘志侠:梁宗岱与朱光潜的“译诗之争”  2008-06-27 00:00:00

稍为涉猎过翻译的人都知道,译诗难度最高,形到意及,只可偶得,更多时候需要越俎代庖,重组句子,重排韵律,有时甚至触动到内容,某些地方等于重新创作。 即使诗的作者自译亦难逃同样的命运,精通德、法语的大诗人里尔克讲述过一次创作经验。1924年,他

如何看待晚清的清议与名士?  2008-06-27 00:00:00

杨国强说:近现代中西交冲中的中国,士人是“忧时的人,也是先觉的人”,还是“最深地卷入了历史变迁的中国人”,时代的急剧变迁也一一折射在士人的变迁上,因而,不理解士人,就无法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 杨国强新近出版的论文集《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与他 1

从历史门缝中走来的大师们——《陈寅恪与傅斯年》  2008-06-27 00:00:00

傅斯年(左二)与陈寅恪( 左三)等史语所人员在北平北海静心斋留影 在岳南先生的这本《陈寅恪与傅斯年》出版之前,就有很多民国知识分子个人传记面世,并形成了民国知识分子史热。易中天先生称之为“不该热的热了起来”,关于陈寅

把活生生的传统呈现于当下——读刘小川的《品中国文人》  2008-06-26 00:00:00

《品中国文人》 刘小川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中国文人,这是个极富色彩的话题。二千年来,绵延流长的中国历史,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前贤,他们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镶嵌在蓝色的天幕中,他们的存在与互相辉映,成为人类历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国文人,这是一个

岳南:傅斯年与毛泽东延安忆北大  2008-06-26 00:00:00

《陈寅恪与傅斯年》是一部不同寻常的个人传记,他们在 20 世纪下半叶所遭遇的命运剧变,谱写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哀歌。作为北大培养出来的学者,傅斯年先生对北大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1945 年,他和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同忆北大。这段被历史烟尘湮没的往事,今

王小岩:评《唐宋文学探微》  2008-06-26 00:00:00

《唐宋文学探微》是张学松、赵永建、彭洁莹、邓建等四位先生的论文合集,全书并非建立在一个中心选题之下的集体书写,而是表现了四位学者各自的学术兴趣,正如王兆鹏先生的《序》所评价该书是“对唐宋文学的散点透视,关涉较广,举凡作家的生平行事与文学思

叶兆言《陈旧人物》中的那些陈旧人物  2008-06-26 00:00:00

叶兆言先生是著名的小说家,而他的小说我却一篇也未曾读过。他写的《陈旧人物》一书中的文章,因为曾在辽宁教育出版社的《万象》杂志上连载过,所以我绝大多数都阅读过。当时的感觉一般,并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 2007 年 4 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结集出版,全

常风:和钱钟书同学的日子  2008-06-25 00:00:00

钱钟书 一 1929 年,我报考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那年外语系招收差不多 40 个名额。等到正式上课前三天,我才接到通知我已被录取了,可以到学校报到。所有系新生的英语课,都编在一个班里上。但我因是备取生(备取生有十名),报到比较晚,班里已无空位子

展示中国人文形象——谈《中国文化读本》  2008-06-25 00:00:00

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我们写了《中国文化读本》一书,中文本(彩色插图)最近已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英、法、德、西班牙、俄、日、韩等种文字译本以及中文繁体字本和中文简体字黑白插图本,也将陆 续出版。 写这本书是受到吴建民同志的启发 这两年,
911091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