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林夕:读《近代藏书三十家》(增订本)随想  2009-07-27 00:00:00

二十多年前,毁书劫后,心有馀痛,鼓励我在灰烬中重生的一本好书就是苏精先生的《近代藏书三十家》(以下简称《三十家》)。书中介绍了清末以来最为活跃的三十位藏书名人,年少时我都略有所闻,睽违已久,如今得以纵览其生平事迹,窺其箧藏要目,宛如久旱逢

陆平:当宋代的人走过身旁——诸葛忆兵新著《宋词说宋史》评介  2009-07-24 00:00:00

学界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多为高深严肃、让人望而生畏的研究专著,其写作目的在于解决学术问题,主要受众是为数极少的古典文学研究者,因而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其可读性;相对而言,由专家学者撰写的浅显通俗、面向大众、具有较高可读性的普

黄敏兰:读一本关于朱元璋的新著引起的遐想  2009-07-24 00:00:00

《成功的为什么是朱元璋》,黄波著,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9 年 6 月第一版, 28.00 元 “中间代史学”:一项有益的尝试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出身贫寒,并通过造反夺取皇位的人,因此头上兼有“农民起义领袖”和皇帝这两项意义迥然有别的头衔。

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世界语译本全部出齐  2009-07-24 00:00:00

2009 年 7 月 16 日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世界语版由外文出版社出版,至此,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世界语版已全部出齐。 此前,世界语版《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于 1995 年、 2004 年和 2008 年分别由中国外文局所属的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终朝采蓝》:错错落落的精致  2009-07-24 00:00:00

对于一个平常的读者,读《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非要有点浪漫情怀,也许还要有点风雅的兴致,而“古名物”这一名词看上去学术味颇浓,但是往通俗里说,其实大体上就是古人日常物用的别称,这些物事随着时光的流逝或有演变,或者已及身而绝,所以特别需

《中国药典》将出2010年版  2009-07-23 00:00:00

7 月 17 日 , 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以下简称《中国药典》 ) 出版合同签字仪式在国家药典委员会举行。 《中国药典》自 1953 年出版首部以来,又先后出版了 1963 年版、 1977 年版、 1985 年版、 1990 年版、 1995 年版、 2000 年版和 2005 年

家族兴衰与社会变迁——《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评介  2009-07-23 00:00:00

如所周知,契丹社会是多元化的,“因俗而治”成为统治者的必然选择。这种社会体系杂糅着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习俗、契丹部落联盟时代的遗制以及新汲取的中原汉制。在如此纷繁复杂的背景下,要把握辽代二百余年的政治走向和社会发展变化,势必要梳理出一条清晰

郭齐勇:《李德永诗文集》序  2009-07-23 00:00:00

德高望重的恩师李德永先生年届八五,手不释卷,与古书及中西古典音乐相伴,志存高远,道守清虚,哲思广远。 李老师是著名中国哲学史家,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学术顾问、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理事与顾问。 李老师是湖北汉阳人,出身贫寒,少

朝鲜完成《汉字大辞典》编撰工作  2009-07-22 00:00:00

据朝鲜《民主朝鲜》报 21 日报道,朝鲜社会科学院民族古典研究所编撰的《汉字大辞典》已经完成。 编纂工作人员在翻译并注解了《李朝实录》《八万大藏经》和《备边司誊录》等国内外数百种古典文献后,以此为基础选定了 30.85 万多个词汇和 60 万多个例句,编

周亮工:重返学术视野中心的人物  2009-07-22 00:00:00

周亮工( 1612 年 -1672 年)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学者、艺术家、藏书家、出版家、文艺活动赞助和组织者。他精于诗文、书画篆刻和艺术鉴赏,生平著述丰富,《四库全书》原本著录周亮工著述五种,存目三种。 周亮工在当日文坛上是一个有影响、起作用的重要

张福有:非书家难以想象非诗家难以成吟——评《法书吟鉴》  2009-07-21 00:00:00

“法书”,指达到很高艺术水准的书法作品。古时将书写于缣楮纸帛之上而有法度的书法作品称作“法书”。“吟鉴”,指以诗词之形式对某些事物的评定与鉴赏。《法书吟鉴》(吉林人民出版社),则是藉吟论法,以诗鉴书。以“吟鉴”名书者,目前仅见明代叶盛所藏

以虔诚之心作严谨之文——评刘克敌《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  2009-07-21 00:00:00

《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 刘克敌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今年是陈寅恪先生逝世四十周年,刘克敌先生新作《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出版,可说是很好的纪念。此书是刘克敌出版的第三本陈寅恪研究专著,收录文章二十七篇,分为“陈寅恪学术成就、治学特色”、
911091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