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细说水浒(五十三):《水浒》里写了多少计  2007-03-26 00:00:00

《水浒》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除写了不少轰轰烈烈的战争场面外,敌、我、友三方为了战胜对手,也使用了不少计策。据统计:全书一共使用了 166 次计。其中梁山好汉用了 121 次;官吏及地主豪绅用了 22 次;田虎、王庆及方腊等农民起义军用了 12 次

薛仁贵:过度演绎的传奇  2007-03-26 00:00:00

唐初名将辈出,可谓星光灿烂。薛仁贵,在如云似的初唐名将中也许不是最风光的,但却可说是最有群众基础的。薛仁贵此人,在小说和戏曲中是个名角儿。他身上集中了很多中国百姓津津乐道的故事元素:白虎星转世、白手起家、明君的应梦贤臣、武艺高强、不弃糟糠

汗血宝马只是传说吗?  2007-03-26 00:00:00

从汉代开始,一直流传着西域汗血宝马的神话,宛如一段传奇,在无数文学著作中演绎着,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就写有《天马歌》:“天马出来月氏窟,背为虎纹龙翼骨,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宋代司马光的《天马歌》则写道:“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龙种

北宋党争 君子难辞其咎  2007-03-26 00:00:00

《论语》里面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又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即至少从孔夫子的时代起,人们就认为只有小人才会结党营私,朋比为奸,而君子应该是坦荡荡,不争亦不党的。 历史转到北宋年间,兴起的士大夫们却对“党”有了新的理解。与

黄仁宇:让游子的孤魂,牵着亲人的衣襟归来  2007-03-26 00:00:00

1982 年,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在中华书局出版。那时我刚从数学系毕业,分配到出版社工作,听到同事们对这本书议论纷纷;尤其是那些刚从文史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每当谈到黄仁宇,都会露出兴奋的表情,且以阅读《万历十五年》为时尚。当时,由于专业的阻隔

试说墨家的突然消亡  2007-03-26 00:00:00

墨家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学术流派,和儒家并称“显学”,而与道家也成分庭抗礼之势,所谓“天下之学,不归杨则归墨”,讲的就是这种情形。可是,先秦时期如此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中经秦汉的转换,至汉初,却突然消失了。司马迁写《史记》时,对墨家已不甚了了

敦煌莫高窟北区揭开面纱 发掘文物7万多件  2007-03-26 00:00:00

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群 敦煌莫高窟北区考古课题负责人、考古专家彭金章(右二)对出土的陶器进行鉴定 近日,从敦煌研究院传出消息:敦煌莫高窟北区经过先后 6 次发掘,证明了北区洞窟是莫高窟石窟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非此前讹传的画工塑匠窟,而是僧人的

笔记小说中的悲欢离合  2007-03-26 00:00:00

生活常常重复昨天的故事,一首诗记录一段生活,一个故事演绎一段感情,悲欢离合,常演常新,令人感慨万千,回味无穷。 息夫人是春秋时期息国君主的夫人。公元前 680 年,楚王灭亡息国,霸占了她。息夫人到了楚国,生活三年,为楚王生了两个孩子,可是从来不

陈寅恪没有“博士帽”  2007-03-26 00:00:00

人称“教授的教授”的国学大师陈寅恪, 12 岁就出国留学,在国外近 20 年,先后辗转于日、英、德、法等国的数十所名牌大学。他虽然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被公认为是留学生中最杰出的“读书种子”,可他没戴过一顶博士帽。因为他从来不以拿学位和博士帽为念,

45.0%的公众喜欢明星学者上电视普及国学  2007-03-26 00:00:00

民调显示, 48.2%的人对国学“很感兴趣”,公众了解国学的渠道包括读古文经典(56.1%)、读关于国学的通俗书籍(44.1%)、看电视讲座(31.6%) 我们的社会需要“明星学者”吗? 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简单地说“需要”或“不需要”似乎都难以服众。尽管

细说水浒(五十二):梁山上为何没赵姓  2007-03-23 00:00:00

在《水浒》所写的 725 个人物当中,姓赵的有 13 人。他们是:当朝风流天子宋徽宗赵佶、宰相赵哲、谏议大夫赵拆、监战官赵安抚、纳金翠莲的雁门县富户赵员外、押送杨志的公差赵虎、阳谷县开纸马铺的赵仲铭、捉宋江的郓城县都头赵能和赵得、田虎的部下赵能、方

残阳如血,照在权谋家的刀上——读《资治通鉴》随笔(八十五)  2007-03-23 00:00:00

【锐圆读通鉴随笔八十五】——刺秦之四:荆轲的武功太差 (前 227年)荆轲至咸阳,因王宠臣蒙嘉卑辞以求见;王大喜,朝服,设九宾而见之。荆轲奉图而进于王,图穷而匕首现……自知事不就,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843 844 845 846 847 848 849 850 851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