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佛教里的“居士”是什么意思 ?  2007-11-02 00:00:00

最近常有网友问我:你是出家人吗?因为他们看到我的名字后面有居士二字。我本来以为加上“居士”二字可以让博友明了,现在看来,佛教的基础知识的普及也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对于那些开始对佛教感兴趣的朋友来说,可能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问题的问题,到了他们那

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  2007-11-02 00:00:00

2007年11月1日,天高云淡,晴空万里。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迎来了建校70周年华诞。温家宝、贾庆林、贺国强、周永康、吴官正、罗干、刘云山、陈至立、李铁映、吴仪等同志在校庆前夕分别以不同形式表示祝贺。王岐山、许嘉璐、蒋正华、肖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杜甫《江汉》赏析  2007-11-02 00:00:00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这时他已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计日蹙。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是漂泊流

从鲁迅先生送给姚文元父亲的那首小诗谈起  2007-11-02 00:00:00

最近发现一篇所谓的历史钩沉文章,文章的观点太具有爆炸性了,根据一首开玩笑的小诗,便言之凿凿的把鲁迅先生塑造成了谶语大师。这要是在网上,老穆肯定要写两句评论:“‘子不语怪力乱神’此志怪小说乎?” 从行文上看作者不像是位新手,估计写此类文章也是

近代文人印象之一——苏曼殊  2007-11-02 00:00:00

我对苏曼殊的好感,源于《中国文学史》书上选的他几首绝句,那是些何等美妙的诗句: 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种田。羸马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我不是研究文学的,缺乏理论修养

“汉语拼音之父”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特等奖  2007-11-01 00:00:00

第五届吴玉章奖今天在中国人民大学颁发,曾参与《汉语拼音方案》制定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获得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特等奖。 今年已经102岁高龄的语言学家周有光以其四卷本《周有光语文论集》获奖。他早年学习经济学,业余从事语言文字研究。1955

于丹谈传统文化:牛排大餐有时候不如碗面  2007-11-01 00:00:00

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文化资源看似丰富,但是展现在荧屏时,却觉得不是少了点味道,就是多了些腥腻。电视节目如何做好娱乐又不失掉文化品位?昨天,参加上海中国教育电视协会2007年年会的专家们给出了各自的答案。而来自拥有“娱乐口碑

中国小说、“2007国学出版与发行高级论坛”召开  2007-11-01 00:00:00

日前,首届“国风古籍节”主办了“2007国学出版与发行高级论坛”,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巴蜀书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以及上海图书发行业协会的领导热情与会,围绕国

荀子游齐的年龄及时间  2007-11-01 00:00:00

摘要:荀子游齐的年龄和时间,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通过综合对比各家说法,经过考证,认为荀子是“年五十”始来齐国游学。来齐的时间约为齐襄王末年至齐王建初年,进而说明荀子与三晋文化有着深厚的联系。 关键词:荀子;游齐年龄;游齐时间 关于

玄武门之变与贞观之治  2007-11-01 00:00:00

统治阶层内部的权力斗争与生俱来,历朝历代,史不绝书。因为李世民领导了一个贞观之治,所以他的上台背景尤其受到关注。在传统的史学家眼中,这是一个不幸事件,是贞观之治的一个阴影。 今天,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玄武门之变与贞观之治的不和谐,也要看到它们之

惯于长夜过春时——守夜者札记(8-15)  2007-11-01 00:00:00

8 人和吃人 吃人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大纲; 立人是他的全部思考和写作的大纲。 吃人的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大家连络,布满了罗网”,完全超越了既定的伦理关系。在这里,任何吃人者的动机和行为都构成了一种权力。这样,所谓批判,就不仅限于社会批判

多路并进、超越前代:清代春秋穀梁学研究  2007-11-01 00:00:00

内容摘要:从中唐以后,春秋穀梁学的治学传统就已断绝,清代学者在整个学术界回归汉学的观照下,致力于重建春秋穀梁学的学统。学者们从回归汉唐的新注新疏、义例的归纳、义理的新诠释、校勘辑佚等路径,逐步展开对春秋穀梁学进行研究。清代春秋穀梁学呈现出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