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张元济与罗家伦的书信交往  2007-11-01 00:00:00

张元济 罗家伦 近一两年读张元济先生文字,常为前辈人品、学养所感动,从这些文字中,或许可以窥见张元济先生思想、品质之一斑。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十八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维新运动期间,在北京创办通艺学堂,

世界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面临失真  2007-10-31 00:00:00

这是从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鲁甸乡收集而来的用象形文字书写的古代东巴经书(4月11日摄)。 纳西族是聚居于云南省丽江市等地的少数民族。纳西象形文字为一种图画象形文字,共1300多字,有1000余年历史,是目前世界上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有“文字活化石”

江西隆重纪念“南宋四大家”杨万里880年华诞  2007-10-31 00:00:00

今年是“南宋四大家”杨万里诞辰880周年,杨万里故里江西省吉水县于29日起举办系列活动,隆重纪念这位一生写诗两万余首的高产诗人的诞辰日。 杨万里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他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他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清醒的政治家

文化哲学的问题与出路  2007-10-31 00:00:00

文化哲学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从文化角度看待人类生存问题的一种方法论视角,在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哲学界颇有影响的研究领域之一。学者们对文化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相同或不同的思考结果。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日

惯于长夜过春时——守夜者札记(1-7)  2007-10-31 00:00:00

周围的人都睡了。……他们都在寂静中集合在一起,一个露天的营地,无数的人,一支军队,一个民族,在寒冷的天空下,在坚实的大地上……而你,你整夜不睡,你是一个守夜人,在你挥动的火把下,你瞥见脚下燃烧的火更近了……你为什么通宵不眠?必须有一个守夜

玄武门事变被掩盖的最重要的情节  2007-10-31 00:00:00

也许有人会问,玄武门事变的许多细节都被后来掩盖了,为什么尉迟敬德囚禁皇帝的这段文字保留下来?开始我也觉得奇怪,后来发现,这些文字都是记载在尉迟敬德传中,于是恍然大悟。玄武门事变的许多细节需要掩盖,但对于立功的尉迟敬德,他的功劳也需要表白,

诗笔曾是杀人刀:白居易龌龊的另一面  2007-10-31 00:00:00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诗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代表作

中国是这样衰落的:清朝极其龌龊的十大弊政  2007-10-31 00:00:00

在中国历史上,北方的游牧民族政权进入中原后,在统治中原时,往往都有一个逐步适应汉族农耕文化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一般都伴随着对农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和对汉族人民的野蛮民族压迫。鲜卑建立的北魏、契丹建立的辽、女真建立的金、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莫

从古至今的吃人事件:乱翻古人笔记  2007-10-31 00:00:00

从吃人到一般不吃人,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吃人的事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且不说那种还生活在原始社会的食人民族,就是在我们身边,不是还在传说南方的有些有钱人,吃烹制的死婴肉壮阳补肾吗? 当人类不再茹毛饮血,不再吃人吃得心安理得,吃人的事虽然仍是绵

魏晋的狂想:对《世说新语》的另类品读之十  2007-10-31 00:00:00

乐广的忧伤 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王澄字平子,出身山东琅邪王氏,是西晋第一名士王衍的弟弟,官至荆州刺史。这个人是比较傲慢的,可能嵇康之后就数他了,能让他看上眼的不多,似乎

功到雄奇即罪名:说说袁崇焕  2007-10-31 00:00:00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是血。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事实上,他从来没有吃过草,也没有挤过奶,流过血。 可是的确有人流过血,而且不只是流血。 当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后金铁骑在努尔哈赤的统帅下西服蒙古,东平朝鲜,以区区六万人大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赏析  2007-10-31 00:00:00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这首诗写在诗人去世前半年多,即大历五年(770)春淹留潭州的时候,表现他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王朝安危的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