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语言和谐论》评介  2008-04-15 00:00:00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和谐语言的构建。基于此,相关学科和领域的专家已经开始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关注语言和谐这一古老而又全新的课题。由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冯广艺的新著《语言和谐论》(以下简称《语

《后望书》──追望往事的挽歌  2008-04-15 00:00:00

一个月前,我坐在地铁上开始读《后望书》,开篇第一句话,“踏在古潼关城内,心陡然起了波澜”,就把我揪住了。那篇文字讲的是古潼关,曾经的天下第一雄关,一个已经不再存在也绝无可能恢复的大城。朱幼棣说,如今拨开没膝的荒草,登上高高的潼关西门废城墙

高校颓风日盛的深层原因  2008-04-15 00:00:00

晚明首都南京的繁华,不过是大厦将倾的回光返照,明人绘《南都繁会图卷》就是描写这种繁华的。去年在《中国新闻周刊》上读到曹红蓓的《在烟花烂漫中坠落》一文,觉得她用这个标题来揭示这幅画卷所蕴涵的文化意味,不仅很到位,而且发人深思。的确,事物的败

历史淌过曲水园  2008-04-15 00:00:00

历史总在无意之中关照着文化。时在两晋,会稽山下,兰亭雅集,流觞曲水,无须丝竹,书圣右军挥毫急就《兰亭集序》,一代国帖横空问世。绵延至今,兰亭为书生清流慕求之境。后有宋人欧阳修贬至滁州,琅琊山下,宠辱皆忘,吟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梁漱溟二三事  2008-04-15 00:00:00

经过战乱保存下来先父的遗物中,有一副1927年梁漱溟先生书写的对联,上联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下联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上下款分别是:“子馨学兄属”,“丁卯漱冥”(见右图)。父亲在卷轴的标签上工整地写下“漱冥师行书袌香廔(父亲斋名)藏

我们的心比宇宙大  2008-04-15 00:00:00

海军创作室专业作家。1954年8月出生于河南鹿邑,七百年前入主中原之完颜氏女真人后裔。1972年入伍,两次参与边境地区作战。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痴情》《穿越死亡》《波涛汹涌》《音乐会》。电视剧作品有《波涛汹涌》《军歌嘹亮》《

季羡林: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2008-04-15 00:00:00

按我出生的环境,我本应该终生成为一个贫农。但是造化小儿却偏偏要播弄我,把我播弄成了一个知识分子。从小知识分子把我播弄成一个中年知识分子;又从中年知识分子把我播弄成一个老知识分子。现在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耳虽不太聪,目虽不太明,但毕竟还是"难

郑板桥的诗格·书风·画品  2008-04-15 00:00:00

郑燮( 1693 — 1766 ),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他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 一、郑板桥的诗格 郑板桥虽然到四十岁才中得举人,四十四岁才考中进士。但不容置疑的是他非常有才华

古代文学中的知音之叹  2008-04-15 00:00:00

一、引言 “知音”二字在中国的诗文始终是放射着迷人的灵光的。知音者,能与自己心灵相遇、志趣相投、互为理解、互为信任也。拥有自己的知音,曾经是许多人所想望的。旅途寂寞,希望有知音相伴;春闺幽怨,希望有知音相陪;满腹忧愤,希望有知音分忧;满怀襟

忧乐圆融------中国的人文精神  2008-04-15 00:00:00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孔丘 有一位学者指出,中国文化的深层特质在于“忧患意识”;另一位学者声言,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一忧一乐,两个几乎全然不同的学说,分别于 1962 年和 1985 年先后推出,在中国文化研究的圈子里,都发生 了

在学术的黑夜里穿行------漫谈文字狱的危害  2008-04-15 00:00:00

文字狱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封建统治者为加强文化专制而采取的强硬控制措施之一。所谓文字狱是指旧时统治者出于巩固其政治地位的需要,有意从文人学士的作品中摘取字句,编造罪名,制造冤狱的案件。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文字狱尽管不是

“诸子百家”与“九流十家”  2008-04-15 00:00:00

“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是我们描述先秦思想界的习惯用语。但在思想史具体写作中,我们则更多使用的是司马谈的“六家”、刘向、刘歆父子的“九流十家”之类的划分方法。虽然有不少学者认为“六家”、“九流十家”是汉代才出现的名称,不符合先秦的思想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