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影响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科学价值观(1)-科技哲学  2002-01-31 00:00:00

【内容提要】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即是西方近代科学向中国移植的历程。由于这一过程遭逢中华帝国衰落和西方列强侵扰的特殊遇境,中国近代社会对科学的价值认同历经了从“夷技”到“长技”再到“科学万能主义”的

中国古代的自然规律观念(1)-科技哲学  2002-01-31 00:00:00

【内容提要】有无明确的自然规律观念,是衡量古代一个民族科学认识水平的基本标志之一。中国古代有无自然规律观念?学术界对此尚无明确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古代“常”、“道”、“理”、“数”、“则”等基本概念的内

从科举到科学:中国本世纪初的教育革命(1)-科技哲学  2002-01-31 00:00:00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社会中采用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导致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背离,阻碍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科学教育的发展。维新运动时期从日文汉字引入的“科学”概念,是作为科举的对立面

清代的流星观念和观测(1)-科技哲学  2002-01-31 00:00:00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亚里士多德“流星属于大气现象”在清代中国的传播,认为虽然第谷宇宙体系在清代的天文学家中有较大的影响,而亚里士多德的水晶球宇宙体系也有一定影响。作者考察中西流星观念交织下的清钦天监

中国古代的空间观念(1)-科技哲学  2002-01-31 00:00:00

摘要 本文讨论中国古代的空间观念,分析了古人对空间观念的定义以及他们关于空间的有限与否、空间取向的绝对性等问题的认识,并对古人有关时空关系的理论作了解说。 关键词 科学思想史,中国古代,时

感应论——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1)-科技哲学  2002-01-31 00:00:00

摘要:感应论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自然观,对古代科学认识活动有过广泛的影响。本文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自然感应论在古代各个科学认识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它的基本含义、基本特点及历史价值,并指出了它与天人感应论

论近代中国社会的科学观之演变(1)-科技哲学  2002-01-31 00:00:00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对西方科学的认识、理解和接受经历了从器物(技术)层次到制度(社会)层次再到思想(文化)层次的过程。据此,作者剖析了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年间中国社会之科学观的演变线索及

中国近百年科学技术史的分期及其划时代事件(1)-科技哲学  2002-01-31 00:00:00

内容提要 本文讨论了科学技术史分期的一般规律和标准,进而将中国20世纪科学技术史划分为8个时期, 并分析了其中每一个时期的划时代事件。 (一)任何一部科学技术史,都应是科学技术发展曲线连续和间断、平滑和

李约瑟评朱熹的科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1)-科技哲学  2002-01-31 00:00:00

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中,以大量的篇幅讨论了朱熹理学的科学思想。其基本观点有三:其一,朱熹理学是一种有机的自然主义;其二,朱熹理学是现代有机自然主义的先导;其三

从社会到生命——中国疾病、医疗史探索的过去、现实与可能(1)-科  2002-01-31 00:00:00

在目前的大陆史学界,疾病医疗社会史基本还是一个较少人注目非主流的研究领域,尽管近年来间有相关论文出现在一些较为重要的刊物上,但不少研究者可能,或将其视为“时髦”而一哂了之,或把它当作史学的“旁门左道”

天文学史上的水晶球体系(1)-科技哲学  2002-01-31 00:00:00

一 水晶球体系从形成到成为钦定 1.水晶球体系的形成。 同心天球体系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Parmenides,甚至更早的 Pythagoras。〔1〕〔2〕但真正建立起可以定量描述天体运动的体系是Eudoxus,他的工作在文〔

任鸿隽与批判学派的思想关联(1)-科技哲学  2002-01-31 00:00:00

[摘 要]任鸿隽是科学思想和科学文化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和研究者之一。在本文,作者首次指出,他在诸多方面受惠于批判学派,尤其是皮尔逊和彭加勒;比较详细地论证了他与批判学派的思想关联,并进行了必要的考证辨析
1171399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