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陈郡谢氏:东山再起的风流无人续写  2007-05-14 00:00:00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唐代诗人追思六朝士族兴衰的诗句,充满了繁华不再的感慨。王谢之一的谢氏,即是东晋以来著名的世家大族——陈郡谢氏。有人将其称为“华丽家族”,与琅邪王氏的“簪缨世家”相对。两者的不同在于:王氏是辅佐晋元帝

满城争说孔夫子 孔子应该怎样读?  2007-05-14 00:00:00

满城争说孔夫子 于丹一炮走红后,南怀谨、钱穆、傅佩荣、李零等解读《论语》的书籍遍地开花,由此也引发“会不会误读了孔子”的质疑。我们今天该如何读孔子? 实际上,任何对经典的解读都有可能是误读,但误读孔子又何妨?对传统文化最大的破坏并不是“误读

北碚——东方的“诺亚方舟”  2007-05-14 00:00:00

由上海迁至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旧址 抗战时期的北碚,曾被称为“东方的‘诺亚方舟’”,意在其收容、安置了许多流落后方的宝贵人才和重要物资。舟者,船也。很凑巧,这“东方诺亚之舟”确曾与一支活跃在川江的船队有关。重庆在抗战中曾为中国的陪都,却因为陆

周作人:现代文化史鲁迅之外的另一个异端  2007-05-14 00:00:00

“三十岁前不读周作人”。周作人太复杂了,他不同于鲁迅,他的复杂在于思想不易被人们所理解。今年 5 月 6 日是周作人逝世 40 周年纪念日,怀着对这位特殊的历史名人的好奇,记者对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进行了专访。 年轻时代的周作人 周作人一生两个最重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背后的掌故(上)  2007-05-14 00:00:00

中华古韵,向有十大名曲一说。这十大古代名曲分别为《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据专家考证,这些古代名曲的原始乐谱大都失传,今天流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背后的掌故(下)  2007-05-14 00:00:00

六、江月何年初照人——《夕阳箫鼓》 《夕阳箫鼓》是一首琵琶名曲,又名《夕阳箫歌》,此外还有《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等不同版本流传于世。有人认为《夕阳箫鼓》的立意,来自于白居易的《琵琶行》。如《浔阳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

500中医药界人士发表“广州宣言” 反对废弃中医  2007-05-14 00:00:00

昨日,在广州举行的“神农中医药发展论坛”上,来自全球 500 多位中医药专家、企业界人士以及政府官员,共同发表“广州宣言”,反对废弃中医。 500 中医药界人士聚广州 包括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孙洪副司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房书亭副局长以及广东省雷于 蓝

五四文化现代与保守的相异与互补  2007-05-11 00:00:00

一、五四新文化派对现代性的追求 五四新文化派知识分子刻意强调人的现代性,故对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系统发起猛烈冲击,呼吁确立与尊重个人的价值主体地位,向往个人自由和现世幸福,崇尚竞争、创造和科学理性。这在未曾经历西方式思想启蒙的近代中国,无疑是功

历时四千年的古代普通话  2007-05-11 00:00:00

近日,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普通话研究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区别于现在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中国古代也有着独特的标准音。通过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郑张尚芳先生对于古音的研究,我们似乎可以穿越历史的长河,用古音来诵读《诗经》、《论

任继愈新书《老子绎读》的漏洞  2007-05-11 00:00:00

网上见闻任继愈先生又出版了一部新书:《老子绎读》。据说这是先生第四次翻译和阐释老子的《道德经》了。这些书,笔者都没有。倒是有先生 73 年版的《中国简明哲学史》一部,放在案头,时常翻读。 名人出书,如今名利丰收,故祝贺先生:恭喜发财。 然而,虽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分子  2007-05-11 00:00:00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分子,要看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社会背景以及文化背景,自然论知识分子问题,文化背景至关重要。 说起文化问题,我们这个国度自然有其自身的传承问题,想想几千年来,中华文化都深入民根与生活了,想脱离掉我们本土的一些东西,完全照搬

这样的国学热,可以吗?  2007-05-11 00:00:00

傅佩荣:“现在许多人读古代经典,还在文字上打转。很多人记背《论语》、《孟子》等,仅仅因为接受它是一种权威,但对古人何出此言,则不清楚。” 对于眼下这种“国学热”,许多人都提出了一些疑虑和担忧。 人们最担心的是商业化、肤浅化的操作会使 "国学"变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