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旧时北京“东富西贵”的由来与异说  2007-05-15 00:00:00

旧时北京有“东富西贵”的谚语,反映的是历史上北京的一种特殊的区域文化现象,同时也反映出老北京内外城的商业经济、政治文化分布的基本势态。但是,有关“东富西贵”出现的时间、所指区域及其含义等却历来有不同说法,似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东富西贵”

中古史研究的新视角:礼制、宗教与民间社会  2007-05-15 00:00:00

近二十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蓬勃兴起,人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观念与方法不断被引入史学研究之中,科际整合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不过,社会史研究的重要成果更多体现在宋代以后,这自然有材料方面的因素,比如研究地域社会史所必须的各个

扬之水:宋人与花与香与瓷器  2007-05-15 00:00:00

讲演者小传 扬之水,原名赵丽雅, 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编辑,1996年起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开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著作有《诗经名物新证》、《诗经别裁》、《脂麻通鉴》、《先秦诗文史》、《古诗文名物

对恶搞《国歌》说“不” !  2007-05-15 00:00:00

据《北京晚报》 5 月 9 日报道,近日,一些人的手机上收到了按《国歌》曲调填词的股歌,其内容如下“起来,还没开户的人们,把你们的资金全部投入诱人的股市,中华民族到了最疯狂的时刻,每个人都激情地发出买入的吼声!快涨、快涨、快涨!我们万众一心,怀

最后的贵族——孔子的时代和他的理想  2007-05-15 00:00:00

演讲人:葛兆光 演讲地:东南大学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历史学家怎样理解孔子的理想和他的那个时代。 最近这些年有人提出来,在中国开始逐渐富强的时候,应该在世界上重新恢复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声音”,所以,好像是中国文化代表的儒家和孔子越来越走红,甚

一段历史冤案──高力士与李白  2007-05-15 00:00:00

天宝元年( 742 ),两位声名煊赫、风格迥异的人物相遇于大唐首都长安宫苑。一个是权重四海的冠军大将军渤海郡开国公内侍监首领高力士( 690-762 ),一个是落笔摇五岳、啸傲凌王侯独领风骚的天才诗人李白( 701-762 )。他们相聚在明皇帝李隆基身边,周旋于

不应该忘记的明十四陵  2007-05-15 00:00:00

明朝十六帝,有几个葬在北京?大多数人可能会脱口而出——十三个。其实,除了驰名中外的明十三陵外,北京还有一座明朝皇帝陵——景泰皇帝陵。日前,市政协文史委的部分委员就这座帝陵的保护情况进行了视察。 “我小的时候经常来这儿,车一过玉泉山就能看见景

中国国家图书馆首次亮出馆藏期刊“家底”  2007-05-15 00:00:00

为配合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期刊大会”,中国国家图书馆于 5 月 14 日在此间首次向社会全面公开展示其丰富的馆藏期刊文献,其中包括中国境内第一种中文期刊、最早用铅活字排印的中文期刊等等。 世界期刊大会素有“期刊界的奥运会”之称,每两年举办一次。

残阳如血,照在权谋家的刀上——读《资治通鉴》随笔(一○三)  2007-05-14 00:00:00

【锐圆读通鉴随笔一○三】——儒生评价历史的“标准多元化” 二世欲诛蒙恬兄弟。……遂杀蒙毅及内史恬。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帝也。”乃吞

国学热:“乍暖”之后是否面临“还寒”?  2007-05-14 00:00:00

又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时节。蓦然记起辛弃疾的《摸鱼儿》词:“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也不知道真的假的,是在雾里还是在水中,有一种被称为“国学”的宝贝忽地一下子就光芒四溢起来。“禁火岸花然(燃)”是卢纶

《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是汪道昆  2007-05-14 00:00:00

《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金”、“瓶”、“梅”三个字,在小说中是指三个如花似玉的女人:潘金莲、李瓶儿和庞春梅。这三个女人都是书中男主角——西门庆的小妾。由于书中过多描写了色情以及性活动,所以该书自诞生以来的相当长时期内,屡次被

古人之幽默 笑过更觉苦涩  2007-05-14 00:00:00

中国文人不管私下如何打闹逗趣,在文章中总是颇为自重,除非时运不济或是遭遇横祸,才会调笑两句加以自嘲,于是,在古代文学中见到的幽默,细究其背后,总是多多少少藏着一点儿别样的滋味…… 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有一个如今看来与他身份不太相符的嗜好—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