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汪宏华解红楼 宝玉踢袭人的双重连环“误会”  2007-07-17 00:00:00

讲座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 2101 多媒体室 讲义提要: 宝玉因无意间看到一位画“蔷”字的奇女子,便将怡红院的姑娘全盘否定,由爱转恨,尤其认为袭人欺骗了他的感情,于是向她踢出了报复性的一脚。但为了掩饰行为动机,宝玉假借了双重连环失误。本文在揭开这一

战神蚩尤是怎样去韩国的?  2007-07-17 00:00:00

汉画像石中的蚩尤形象,手持怪异兵器足以说明他的“战神”身份。韩国一位小说家在作品中奉他为韩民族的祖先。 黄帝与蚩尤,中国文明诞生之初的一对死敌。蚩尤是故事中的失败者,没有一部上古史书专门为他开辟列传,虽然一切关于他的文字,到处都透露出其诡异

肖云儒:炒糊了的国学热  2007-07-17 00:00:00

第三次文物普查:摸清文物大国的真实家底  2007-07-17 00:00:00

普查方案和标准制定完成 记者: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有什么意义? 单霁翔: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开展文物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和规划提

即将迎来96岁的生日 谁解季羡林?  2007-07-17 00:00:00

为了庆贺季羡林 96 岁生日,由季羡林的学生、著名学者、散文家卞毓方创作的《季羡林传——清华其神,北大其魂》于昨日正式出版。在该书出版当日,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赶赴北京,专访了本书的作者卞毓方。在卞毓方先生的带领下,记者在解放军总医院康复楼 303 房

洛阳出土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家族九方墓志  2007-07-17 00:00:00

记者从洛阳千唐志斋博物馆获悉,近日,该馆先后征集到王之涣的堂弟王之咸及王之咸第五子王绾的墓志,据该馆有关负责人称,截至目前,洛阳曾经出土过王德表及其夫人、王洛客、王之咸、王绾、王之涣等王氏家族的九方墓志,足以说明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家族的墓

“巴菲特”入编《新三字经》 被质疑颠覆传统经典  2007-07-17 00:00:00

本报记者近日获悉,苏州科技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甘建民以“人文”为本,挑战国学经典,编写了一本《新三字经》。 近日,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新版本充分体现了现代人文精神,在世界文化背景下凸显中国文化精髓。但这种“改编”行为已被不少人看作是颠覆

汤一介:除季羡林外中国半世纪没出国学大师  2007-07-17 00:00:00

近日,山东电视台《新杏坛》的记者在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上,采访了汤一介先生。汤先生说:除季羡林先生外,中国在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没有出现过真正的国学大师。 在归结原因时,汤先生指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传统文化没有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二十世纪

《复活的历史》:“亡秦必楚”的真意义  2007-07-16 00:00:00

李开元教授所著《复活的历史》是讲述秦汉交替的系列历史作品,《秦帝国的崩溃》是第一部。在借助《史记》和相关史料考察秦汉交替的历史过程中,李开元发现,史书的记载有许多缺失和空白,而弥合断裂、解开谜团就是复活历史的关键。在书中,我们能随着李开元

“道统”与朱子的新儒学  2007-07-16 00:00:00

今天我们看道统,不能仅仅停留在朱子那个时代。我们不能狭隘地看道统,朱子所谓的道统,实际上就是自伏羲、神农、黄帝、孔子、孟子以来形成的中国人的文化和精神传统。道统的直接对立面,是异质文化,是异质文化的入侵和对本土文化的阻断。所以,捍卫道统就

“国学热”与“经典热”之我见  2007-07-16 00:00:00

一、“国学热”与“经典热”背后的忧与喜 一般地说,国学就是指中国的传统之学。过去有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即经学(包括小学),史学,也叫乙部之学,子学,集部主要是辞章之学;从现代学科分类来说,是指那些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学、文学与语言文字学的专门

《乱世浮生》:中国知识分子的抗战心灵史  2007-07-16 00:00:00

“这是一本字里行间流淌着感性和真实情感的书。”值“七七事变” 70 周年之际,中华书局推出《乱世浮生: 1937 - 1945 中国知识分子生活实录》(下称《乱世浮生》),该书责编刘树林如是评价。 该书对那段特殊岁月中的文人百态进行了回顾。作者帅彦博士说: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767 768 769 770 771 772 773 774 775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