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司马迁离我们有多远  2007-07-12 00:00:00

编者按:朱维铮先生是在两个月前允诺做这次访谈的,陈麦青应朱先生邀请担任本次访谈的主持人,而访谈的主题是出自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先生的建议。从最初的选题策划到最终完成,我们从中深切地感受到学者们对本刊的关爱。值此一并致谢。 陈麦青(复旦大学出版

从儒学到儒教  2007-07-12 00:00:00

中国三代以上,神道治国,古代国家宗教在政治意识形态中占有不可动摇的绝对统治地位。而春秋战国以后,古代国家宗教瓦解,诸子百家蜂起,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消解了传统宗教。诸侯治国依靠周游列国的各家名士,所以治国方略也必然地从“神治”转到了“人治”的

回望敦煌百年之劫  2007-07-12 00:00:00

刚刚过去的 6 月,是敦煌经卷流失 100 周年的日子。此前,伦敦举行了规模庞大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借此纪念“盗经学者”斯坦因中亚考古 100 年。但在国内,除了为数不多的敦煌学学者,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此事。即便过了大半个月后,《中国青年报》文化周刊以《

鲁迅与《中国小说史略》  2007-07-12 00:00:00

1920 年,鲁迅应北京大学的邀请,在这里开设中国小说史课程;稍后又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同样的课;鲁迅在讲稿的基础上反复增改,完成了具有开山意义的专著《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鲁迅一举奠定这门学科的基

民国风流文人诸记  2007-07-12 00:00:00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傅国涌著,珠海出版社, 2007 年 5 月 这是一部故事体的民国史,好看的民国史。那些曾经参与创造历史的人物都在故事中一一复活。作者为我们拉开这段历史的帷幕,将王国维、冰心、胡适、徐悲鸿、范文澜等一百多个民国时期社会不同层面

刘心武新解黛玉之死  2007-07-12 00:00:00

当年,刘心武在《百家讲坛》揭秘秦可卿,曾掀起“红楼”讨论热潮,沉寂荧屏两年的他昨天重回“讲坛”,新解林黛玉。 在刘心武看来,电视剧以及通行版本中的很多说法,与曹雪芹的原意和古本中的描述并不一样。而黛玉的死因、长相都有不为人知的真相。 ■新解

“家书抵万金”——季羡林先生书信征集工作启动  2007-07-12 00:00:00

著名学者季羡林书信征集工作日前正式启动,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季先生的信函,为编辑出版《季羡林书信集》做准备。季羡林先生的书信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亲友、朋友之间的平常信件,这些信件真实记载了季羡林和亲友、朋友的友情,很多书信本身就是优美的散文

“半”字诗里写风流  2007-07-12 00:00:00

数字入诗,情有“半”钟,多姿多彩,引人入胜。什么叫“半”?“半”是夜半三更划破黑暗、遗响千年的钟声,“半”是人约黄昏青山吐玉、天地空明的月亮,“半”是余晖晚照红霞满天、金光灿灿的夕阳,“半”是沐浴春风滋润雨水、含苞未放的花朵,……一“半”

正在消失的手稿  2007-07-11 00:00:00

作者简介:黄发有,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媒体制造》《文学季风——中国当代文学观察》《准个体时代的写作—— 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诗性的燃烧——张承志论》,学术随笔集《客家原乡》《客家漫步》等。 近日,多家

速读经典别成“畸形人” 读书需要修炼“童子功”  2007-07-11 00:00:00

“由于我在出版社工作,有关图书的信息比较多,有时候,一些四五十岁的朋友让我帮着他们推荐点好书读,我就半开玩笑地对他们说,你们不用读了,因为读书这个事情需要的是童子功,年轻的时候荒废了,现在想补难啊

朱熹:源头活水  2007-07-11 00:00:00

编者按: 作为湖湘文化的核心场所,岳麓书院不仅是湖南人的骄傲,也是中国文化人士的圣地;作为岳麓书院的灵魂,朱熹及其学说一直以厚重而神秘的感觉盘桓于人们的心头。朱熹是谁?岳麓书院是什么?如何理解湖湘文化精神?借着这些问题,本报首期摘发当代“新

葛剑雄:哪来“匈奴古寨”,切勿贻笑大方  2007-07-11 00:00:00

刚写完《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见 7 月 8 日《南方都市报》)一文,又见到新华网合肥 7 月 8 日电称,安徽东至县日前参照《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规定,拟将该县匈奴后裔聚居的南溪千年古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众所周知,匈奴作为一个民族,早已在世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769 770 771 772 773 774 775 776 777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