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明清江南消费风气与消费结构描述  2007-10-23 00:00:00

大约从明中叶开始,江南社会风气趋向奢靡的议论日见激烈,其间虽一度经历过顺治朝的经济低谷,大致到康熙前期,故态复萌,杞忧之士又良多感喟(本文所论,以启祯、顺康为主,稍前推后延)。暂不论这些见解是否允当,至少它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似乎明中叶以

误嫁张汝舟——马瑞芳读才女之十三  2007-10-23 00:00:00

刘老老到荣国府打秋风,撂下句名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这个道理,现实生活中一位男士,比《红楼梦》创造的乡村老妪“六百年早知道”,紧锣密鼓地操练起来。 满朝皆知,李清照是当朝宰相的儿媳妇,是著名金石家、江宁(南京)知州赵明诚的遗孀,她手里

对马的误会:乱翻古人笔记  2007-10-23 00:00:00

曾经对马有两个误会,一是以为马是城里的动物,一是以为人们一般是不吃马肉的。 以为马是城里的动物,是因为人民公社时期,生产大队都不养马,所以见到的马都生活在非农业户口的人们聚集的城镇,即县城里的搬运公司和公社的搬运社。马们拖到板车,神气地来往

极乐诱惑——太平天国的兴亡(3)  2007-10-23 00:00:00

第一章 “上帝”到广西——洪秀全的勃然而兴 公元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春天某日。 广州街道上,因昨宵一夜风雨,地上飘满了摧落的枯叶。岭南的气候,正是如此怪异。四季长青,深秋不见枯黄飞叶,春天却往往两、三天内落叶满地,但枝梢之间,同时即有迅速

夏姬与她的时代——回不去的春秋之三  2007-10-23 00:00:00

三、仲春之会 二月十四日,是西方的情人节。今天的中国人,有几人知道古代的中国也有情人节呢?又有几人知道中国的情人节是全世界最为古老而又规模最大的情人节呢? 中国古代的情人节,便是载之于典籍而著之于律令的《仲春之会》。而由《仲春之会》这一历史

《诗经·野有死麕》:天下大乱,强暴相陵  2007-10-23 00:00:00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召南·野有死麕 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集中围绕这首《野有死麕》的诗有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他们便是顾颉刚、

2007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举行  2007-10-23 00:00:00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为一别,孤蓬万里征”——这两天正在举行2007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的安徽马鞍山市真正成为“诗歌之城”:数百名中、韩、美、日等国诗歌爱好者和马鞍山市民,在李白跳江捉月美丽传说发生地采石

北京孔庙国子监整修竣工  2007-10-23 00:00:00

21日随着孔庙内崇圣祠最后一根钢架的卸除,历时三年寒暑的孔庙国子监大修宣告竣工。今年底,布展完毕的孔庙国子监将恢复明清盛景,成为除故宫外,北京向公众开放的、建筑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殿小屋全安避雷针 秋日暖阳下,孔庙国子监内松柏森

每天都读书 崔永元:在浮躁时代谈灵魂很奢侈  2007-10-23 00:00:00

“我每天都读书,因为夜里要凌晨4点以后才能够睡踏实,所以我有大把的时间安静读书”,当时常以“病人”调侃自己的崔永元在一次活动上被我捉到一边谈论读书这个话题时,他笑嘻嘻地说,“我经常是四本书同时向前推进,有时候在某天早上3点,我把这几本书同时

余光中朗诵新作庆80大寿  2007-10-23 00:00:00

尽管一再强调今年生日不想太张扬,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学生与驻校乐团,18日用旋律为“镇校之宝”余光中贺寿。余光中开心地切着三层大蛋糕,还朗诵自己新作品。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余光中的身份证上,登记是1928年农历九九重阳节出生。传统老人家不过

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转型当主持 解密三国  2007-10-23 00:00:00

行经九省一万五千公里,遍访三国遗迹发掘历史真相,昨日上午,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熊召政带队的《风云三国志》剧组来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进行拍摄。有意思的是,熊召政首次担任主持人,在镜头前带着观众一起遍访国内的三国遗迹,同时还将通过实地

清华教授:大多数中国大学学报是学术垃圾生产地  2007-10-23 00:00:00

20日上午,首届高校学术期刊发展论坛暨《中国政法大学学报》首发式在京举行。多位学者对大学学报的现状提出了批评。 清华大学教授李伯重在发言中称,大多数中国大学的学报都是学术垃圾的生产地。在随后的学者发言中,多位教授对此说法表示认同。湖南理工学院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