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天变》(九):巫蛊之谜──汉武帝时宫廷政变  2008-01-07 00:00:00

,因而食色不厌,后宫招纳的美人非常多,最多时竟达七八千人。汉武帝曾自言:"可以三日不食,不能一夕无妇人。"他一时一刻不能没有妇人做伴,出门时让宫人同辇而行,就连他到马厩看马也是从妃如云。成百上千的妃嫔,只侍奉一个食色不已、喜新厌旧的汉武帝,

《天变》(十):王莽移汉──假谦恭 真篡位  2008-01-07 00:00:00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放言》 王莽沽名钓誉,大奸似忠,是中国古代史上最著名的野心家、阴谋家。他外示恭俭,以博得朝野的好感;内怀贪毒,时时觊觎皇帝的宝座。一旦大权在握,便撕下伪装,露出篡权

清末民初的书生暗杀案  2008-01-07 00:00:00

《书生本色的历史机缘——晚清暗杀史》 ( 伍立杨著,同心出版社出版 ) 论述了清末民初革命党人悲壮的暗杀活动。作者勾沉史实,突现革命党之暗杀以民主与自由为鹄的、迥异于恐怖主义的性质,力求再现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形象。 张文祥刺马案的内外隐曲

隋唐皇帝为何总是攻打高丽?  2008-01-07 00:00:00

隋朝以前,中国东北的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存在着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王国——高句丽。这个主要有契丹、靺鞨、汉、高句丽四个民族组成的神密王国,在隋、唐之前一直占据着中国东北边陲史的重要部分,其国土包含中国现在的辽宁大部、吉林南部和朝鲜半岛

“儒学与当代社会”关系和价值的探究  2008-01-07 00:00:00

与当代社会”这个学术和社会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又深入的探讨。 “儒家和谐思想与公民社会”是会议的主题之一,与会者围绕这一议题各抒己见。有学者指出,在“公民社会、民主宪政”下的儒学发展应是以强调“社会正义”为重心,强调“公民”概念的儒学第三波革

我国大批被盗文物在境外展出 国家文物局反对  2008-01-04 00:00:00

图为被盗于古墓中的两件文物 资料片 【新闻回放】 一场名为“出土珍宝:中国考古文物展”的展览日前在加拿大维多利亚艺术馆举行。展出的将近 500 件文物多盗取于中国古代墓址,且来路不明。其中三分之二为多伦多实业家、收藏家乔伊·塔南包姆的私人藏品。加

我国丝绸起源于桑蚕崇拜  2008-01-04 00:00:00

“丝绸起源于实用目的”这一通常被人们接受的丝绸起源说受到了一名浙江学者的挑战。记者今天从中国丝绸博物馆获悉,该馆副馆长赵丰编撰的《中国丝绸通史》日前荣获中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项——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有意思的是,在著述中赵丰认为,原始先

吴冲:“双手过膝”与图谶  2008-01-04 00:00:00

中国古人相信大人物都有异相,“双手过膝”便是异相之一。刘备是“双手过膝”的第一人。《三国演义》第一回说他“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说:“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又说:“

梁山第一条好汉为何被政治边缘化了?  2008-01-04 00:00:00

梁山上谁是被政治边缘化的好汉?勿容置疑,就是豹子头林冲!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有万夫不挡之勇。因受太尉高俅父子的陷害,结果被逼上了梁山,成为了梁山第一条好汉。其实,在《水浒传》中的所谓“逼上梁山”,说到底有两种“逼”法:一种叫做“

浅谈《诗经》中最令人陶醉的五类美女  2008-01-04 00:00:00

题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

尘土飞扬,奔波于路上的“丧家狗”  2008-01-04 00:00:00

李零的《丧家狗》一书有个——我读《论语》。近年来,《论语》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前有一些学者及各界人士积极倡导“国学复兴”,后有于丹教授以“心灵鸡汤”方式来解读《论语》,一时间搞得街谈巷议话《论语》,什麽“国学辣妹”出笼,好像还有个粗

仁学三书和学术真理——2007岁末感言  2008-01-04 00:00:00

~前贤语录~ 梁启超:“自命为孔子之徒者愈多,而孔子之道乃愈暗。” 梁启超:“姚江学派披靡天下,一代气节,蔚为史光,理想缤纷,度越前古。” 章学诚:“是以君子发愤忘食,黯然自修,不知老之将至,所以求适我事而已。” 章学诚:“文史之儒,竞言才、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