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瘦身版“现汉”新装上阵  2008-01-09 00:00:00

“矮行星”等新词引人关注 随着《现代汉语词典》升级换代的完成,以其为基础精选改编而成的《现代汉语小词典》也完成更新,近日全面亮相。 新版《现代汉语小词典》根据国家最新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确定字形、字音,共收条目约40000条,其中单字约12000个,词

《长恨歌》和杨贵妃东渡——访日本杨贵妃墓  2008-01-09 00:00:00

日本山口县油谷町久津的汉白玉杨贵妃像 ( 高士华提供 ) 2002 年,中国国内有报道说,日本著名歌手、影星山口百惠是杨贵妃的后裔。一时间,关于杨贵妃的最后归宿,成了热门话题。同时也让人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杨贵妃真的没有死在马嵬坡,去了日本吗?她在日

谈“贞元”及其他——读《〈谈艺录 序〉笺释》  2008-01-09 00:00:00

陈子谦 先生《论钱钟书》中有一篇《〈谈艺录·序〉笺释》,细读之后觉得作者用力甚勤,钩稽故实,力求诠释 钱钟书 先生的序文,使其词意豁显,语无剩义。这对一般青年读者是大有裨益的。但有几处似仍不够准确,现依次提出,并陈拙见,以求正于作者及广大读者

官家主义:一种历史分析框架  2008-01-09 00:00:00

在读中国历史的过程中,我摸索拼凑了一种历史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很粗略,很不成熟,但我仍然想介绍一下,得到大家的关注和批评。 我们知道,不同的历史会产生不同的历史理论。反过来,不同的历史理论,也可以让人看到不同的历史景象。近百年流行的历史理论基

发墓者诛:历代法律对盗墓行为的惩治  2008-01-09 00:00:00

盗墓,是渊源古远的社会文化现象。盗墓现象的发生,与人们随葬生活消费品乃至发展为厚葬的情形有关。盗墓行为的最基本的动机是劫夺财产,即“物利”的追求;也有出自复仇心理或认为墓葬物品有“厌胜”等功能。此外, 还有其他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盗墓有诸种

《天变》(十三):西晋之乱──从贾后专权到八王之乱  2008-01-09 00:00:00

249 年,曹魏权臣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独揽大权。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进一步巩固了司马家族的统治。 263 年,司马昭灭掉蜀国。 265 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掉魏元帝 曹奂,自立为帝。他,就是晋武帝。 280 年,晋武

《天变》(十四):后燕之乱──盗嫂杀嫂 窃国丧国  2008-01-09 00:00:00

西晋灭亡以后,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进入中原的北方各族争夺统治权的战

北京6家老字号确定英文名 全球征选(洋名对照)  2008-01-09 00:00:00

在全球25万多名翻译志愿者的热情参与下,经过4个多月的筛选,全聚德、吴裕泰、同仁堂、瑞蚨祥、荣宝斋、王致和6家北京老字号有了新“洋名”。新“洋名”得到老字号企业的一致认可,将被制作成金字招牌,今年3月启用。全聚德集团副总经理施炳丰表示,公司将考

专家建议设立故宫学  2008-01-09 00:00:00

日前,故宫博物院举行了首届紫禁城文化论坛,邀请了铁凝、冯骥才、李学勤、刘梦溪、阎崇年和熊如政参加。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提出了设立“故宫学”的倡议,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冯骥才先生首先表示赞同。他将故宫学与敦煌学两者作了一番比较后认

为什么用“桃李”指代学生  2008-01-09 00:00:00

徐可:启功先生的坚与净  2008-01-09 00:00:00

乐观开朗的启功先生 启功先生是我所崇拜的一位长者,而且我从不讳言这种崇拜。“崇拜”这个词的分量很重,在我到了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的年纪之后,我几乎没有用过它,但用在启功先生身上我却毫不犹豫。是因为他那卓尔不群、隽永洒脱的法书吗?还是因为他那

趣谈几则古代的美食小故事  2008-01-09 00:00:00

饮食小故事有些反映了中国人崇尚高贵的品德与情操:如伯夷、叔齐的"义不食周粟",采薇于首阳山;"孔融让梨"显爱心...... 有些典故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的观点:如"张翰千里思卢鲈",家乡的美味远远胜过勾心斗角的仕宦生活,将中国老庄崇尚自由的人生观表现无馀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