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影响成吉思汗重大决策的两个外族人  2008-01-16 00:00:00

一 那天,成吉思汗要在克鲁伦河畔的宫帐里召见一个人。 这个人住在北京,赶到这里要整整三个月。出居庸关,经大同,转武川,越阴山,穿沙漠,从春天一直走到夏天。抬头一看,山川壮丽,军容整齐,叹一声“千古之盛,未尝有也”,便知道到了目的地。 成吉思汗

神秘消失的古国(七):精绝国  2008-01-16 00:00:00

第七章 精绝国——黄沙中的东方“庞培城” 站在尼雅河出昆仑山的河口放眼望去,只见一条谷地曲折北去,穿行于自昆仑山地向北方的沙漠延伸出去的山麓坡地之间. 尼雅河最亲近的人们,自然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生息在河水两岸以及下游尾闾冲积三角洲上的古代尼雅

风花雪月——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三)  2008-01-16 00:00:00

【卷三】 韦庄 【派别】 花间派 【文集】 《浣花集》 春日杏花吹满头 陌上年少足风流 花间词林中的两位堪称翘楚的才子词人,一为温庭筠,另外一个就是韦庄了。前者在前卷中已经介绍,这里不予赘言。温韦词皆以柔美、绮丽、温婉为典范,但韦庄似乎更素淡、清

《季羡林文集》“重开经典之门”  2008-01-15 00:00:00

24卷本《季羡林文集》重印本,日前由江西教育出版社推出,该书全面收入作者在众多领域的研究、创作成果,既有大众比较熟悉的文学创作、译作和“学术热点”分析,如散文、汉译印度古典名著、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等,更有少为人知的“寂寞的学术探索”,如吐火

明朝实行海禁的真相:明太祖小农意识  2008-01-15 00:00:00

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出身赤贫的皇帝,他想恢复一种“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简朴的农业社会。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废除货币和商品交易。在这个背景下,明太祖实行海禁就一点也不奇怪。 明朝实行的海禁闭关锁国的政策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理

警惕以反中医之名反传统文化  2008-01-15 00:00:00

最近,某著名学者在一次讲座中称,目前中医90%是糟粕,10%是精华。他认为,中医作为2000年前的东西,再好也好不到哪儿去,中医理论不具有可证伪性。中医如果要有出路,一定要走科学化改造的道路,用西医改造 中医。 该学者的言论貌似有理,甚至可能让某些人

汉大赋 都邑赋 “百城赋”——浅谈赋体文学源流和艺术魅力  2008-01-15 00:00:00

而浏亮”,清刘熙载在《艺概·赋概》中说:“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则揭示了以汉大赋为代表的赋体文学多铺陈名物、排比辞藻的鲜明特色。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历代作家的创作实践,赋在表现题材和文体形式上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梁昭明太子萧

中华龙文化与和谐社会  2008-01-15 00:00:0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文化的因素深深地渗透其中,为培育文明风尚、推动社会进步提供着有力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越博大精深就越受人尊重,发展就越有动力。而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中国龙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和升华,

金圣叹《史记》评点的杰出成就  2008-01-15 00:00:00

云:“末‘穷愁著书’另宕一句,乃写自家意思”,又批“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二句云:“另出一笔,为自家吐气耳。”他批《田叔列传赞》云:西汉“田叔本不足立传”,司马迁“只为救孟舒一节,略与史公救李陵同,故特地借来自吐垒块。”在《史记》中,

刘志琴:讲史路向何方?  2008-01-15 00:00:00

传媒时代阅读方式的改变,已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尤其是从百家论坛兴起的讲史活动,铺天盖地。从用眼看书到用耳听书,从视觉到听觉,接受方式的改变,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用眼阅读,细致、缓慢,可反复地浏览、品味;用耳听,快速、便捷,却匆匆而过,这两者各

吴光:我的“民主仁学观”  2008-01-15 00:00:00

我在1999年7月提交在台北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跨世纪的中国哲学:总结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的论文《从仁学到新仁学: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儒学》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民主仁学”的概念,本文特作进一步的阐述。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化与价值观念趋同化 当

闯王李自成遇害洪江罗公山又添新证  2008-01-15 00:00:00

闯王李自成遇害洪江罗公山又添新证 —— 08 年 1 月 12 日 考察纪实 ( 1 )中坪江屯兵遗址 1 月 12 日 上午,笔者在罗公山的中坪江发现屯兵遗址,屯兵遗址占地面积近 4000 平方左右。这是笔者在罗公山发现最大的闯王屯兵遗址。笔者在对屯兵遗址进行仔细考察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