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神秘消失的古国续(七):邛都  2008-02-15 00:00:00

第七章 在历史的缝隙中寻找它的痕迹——邛都 邛都,滇国北方诸国中的强国。它在历史上只留下了传说和稀少的遗址。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古国,我们已经难以知晓。 邛都与传奇 对于邛(jiāng)都这个古国,我们知之甚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存在的证据只凭

风花雪月——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二十一)  2008-02-15 00:00:00

【卷二一】 秦观 【派别】 婉约派 【文集】 《淮海词》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少游一生愁苦,与晏几道一起被称为古之伤心人。他眉间凝成的愁结,许是红颜女子也难抹平。他心中积下的怨恨纵是待得来世也是难以化消。碰上少游的时候,见得他青衫磊

“小人书”成为中国文化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  2008-02-14 00:00:00

说起连环画,不少人还会记起“青砖墙,矮脚凳,大家来看‘小人书’”的场景。是让它永远成为记忆中的一个符号,还是使它发挥新的魅力?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选择了后者。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将连环画——“小人书”在国外动漫长驱直入的态势下,从最初的缝隙

功夫诗内外 妙手两兼之——读徐晋如《大学诗词写作教程》  2008-02-14 00:00:00

八十五岁的我,从《六一诗话》到民国时期种种同类的书,大概都翻阅过;今人“诗法”之类,也大抵涉猎过。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是俞陛云的《诗境浅说》,一新耳目的要数少年时读的《饮冰室诗话》,而常置座右、经常过眼的,则是《石遗室诗话》和《兼于阁诗话》

年味儿,最怕湮没于集体的淡忘  2008-02-14 00:00:00

2月12日《浙江日报》报道:"我要庆幸,庆幸这个假期我要加班,从初一一直到初四,要不然我就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打发这段烦人的时间了。加班费则是一种意外的收获。"一位节日里留在北京的白领说。 什么是年味儿?鞭炮,佳肴,走亲戚,拜年,社戏,锣鼓,高跷,自年初一始,到

新加坡《联合早报》:风雪回家路 春节过年情  2008-02-14 00:00:00

回家过年 中华文明的神奇力量 新加坡《联合早报》 2 月 9 日 发表署名杜平的文章,题为“回家过年:中华文明的神奇力量”。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每当从电视上看到中国各地回家过年的人潮,很多人也许会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感动的暖流。这种奇特的景象只有中

儒学文化的演变及其现代命运——徐洪兴教授在复旦大学的讲演  2008-02-14 00:00:00

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与大家谈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和维系中国人精神的基础儒家思想的问题。先简单地说一下“儒”的源头与儒学的流变。 一、“儒”的源头与儒学的流变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思想是儒学的核心,这可说是个常识。一般说来这没错,但细究

林云:西游人性——再读《西游记》(七)  2008-02-14 00:00:00

第七章 孙悟空为什么被菩提祖师赶走? 孙悟空被菩提祖师赶走,既显得非常突然,但是,又非常符合情理。为什么这样说呢? 《西游记》中写道:“一日,大众都在松树下会讲。大众道:悟空,你是哪世修来的缘法?前日老师父传于你的变化之法,可都会么?悟空笑道

蒋庆:王道与三重合法性——大陆新儒学试析之一  2008-02-14 00:00:00

在对这些问题的回应中开始萌芽生长起来的(参见方克立:《大陆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分析》,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5期)。 蒋庆关心的是“中国性”(chineseness)的丧失与重建问题。在他看来中国性是一种由儒学定义的文化性。其本质,

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2008-02-14 00:00:00

内外人士与此相关的描述、分析以及提供的种种对策,就成为激发我思考与研究中国戏剧发展的持续且重要的动力,并且成为我在思考民族文化遗产时所持立场的基

欧阳修:“但民称便,即是良吏”  2008-02-14 00:00:00

情。尽管现在因为大气污染的关系,江南诸山已经无从到眼,但欧公遗爱仍在人心。 其实欧阳修在扬州当地方官只有一年,即庆历八年(1408),到第二年就改任颖州(安徽阜阳)郡守了。现代官员最为看重的“政绩”,他在这里好像并没有建立多少,最有名的也就是

李白诗歌中的剑意象分析  2008-02-14 00:00:00

李白是笔者最崇拜的诗人,他一生都在为理想和自由苦苦奋斗。虽然他奔放不羁的个性、建功立业的抱负遭到了压抑和破灭,但因此而碰撞出的焦灼而痛苦的火花点燃了他生命与艺术的熊熊巨烛。他在压抑人性、限制自由的时代把人的魅力张扬到极致,他用如椽的诗笔为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