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小学校长论坛举行  2008-04-23 00:00:00

“诵读经典,背会了,进入记忆,但不见得进入生活;融会贯通,用传统文化观念引导学生,形成跨入生命的文化教育。”在日前举行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小学校长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发表这样的观点。 论坛承办单位《中华活页文

吴言生:“华夏儒商论坛”讲演中国禅宗智慧  2008-04-23 00:00:00

2008年4月20日,中国禅学主编、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吴言生教授,应邀为北京大学第五届“华夏儒商论坛”作《中国禅宗智慧》主题讲座。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北大国学班的企业家学员聆听了吴教授的讲座。 “华夏儒商论坛”是北京大学传统文化办公室开办

周涛谈读书:人而无文,其心必愚  2008-04-23 00:00:00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散文家周涛20日走进“乌鲁木齐文化讲坛”,将自己多年来的读书心得与体会向读者娓娓道来。 20日下午,当周涛一走进“乌鲁木齐文化讲坛”,场下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出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当代作家周涛作为“新边塞诗”的倡立者

季羡林最完整自传出版  2008-04-23 00:00:00

近日,由季羡林先生亲自授权出版、迄今为止最完整记述季羡林先生一生的个人传记《季羡林自传》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

"百家讲坛"主讲孟宪实25日谈"国民读史热"  2008-04-23 00:00:00

“百家讲坛”主讲人、唐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副教授孟宪实 人民网北京4月22日电 近年来,在“百家讲坛”、“明星学者”、出版社的共同推动下,历史和传统文化阅读热蔚为大观,这种热也折射出当前的社会对传统文化存在着广泛的心理需求。4月25

30年思想阅读折射中国社会变迁  2008-04-22 00:00:00

1978~2008年的30年,中国社会始终处于急速的变化之中,与此相伴,中国人的读书生活也不断变幻着场景和主题。30年的阅读史,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思想史,也是一部社会变迁的历史。“解冻”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徐友渔用“久旱逢甘霖”形容他对1978年的感受

春潮——我的早期阅读史  2008-04-22 00:00:00

花之露 一个人和书的关系,用荷尔德林的一句诗来描述可能很恰当:“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这是最近在一篇关于波尔布特和柬埔寨的文章中看到的诗句)我想说的是,过去的书很好,现在的书有的也很好,有的却可能把人

废品站里的珍宝传奇  2008-04-22 00:00:00

将近8年前,笔者曾在本报“家园”发表过“废品站里的硕士论文”,说北师大的学位论文被卖到废品站,成捆成摞地堆得像小山一样;4年前,曾在某刊披露过废品站发现的邓小平为地质大师黄汲清所作的重要批示;今年又接连发表了几篇有关京城废品站的淘书逸事——

陈丹燕:生命中最好的十年给上海  2008-04-22 00:00:00

与陈丹燕见面约在了复兴门内的一家茶楼。整齐的刘海儿下,她的眼睛细长,说话的声音细而温柔,淡绿色的高领毛衣,配着七分裤,脚蹬皮靴,既恬静又潇洒。这是印象中的陈丹燕吗? 自1997年开始,作家出版社陆续出版她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

好话不能讲过头  2008-04-22 00:00:00

杨振宁先生新著《曙光集》中,写到1957年、1960年与1962年间,其父三次到日内瓦劝他回国的事(可参见《文汇报》3月31日“新书摘”栏)。1957年给他写了两句话:“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1962年对他说道:“新中国使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从前不会

大学之道-----论大学教育的人文精神  2008-04-22 00:00:00

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的精神体现在《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八条目中,即以修身为教育之本,以止于至善为教育目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为己”之学。“为己”之学强调个人品德的完善、独立人格的养成和内在精神快乐的追求,以成就自己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为教育的根

“中庸之道”的平衡智慧  2008-04-22 00:00:00

儒家的“中庸之道”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诸多来自思想史方面的智慧启迪。 “中庸”一语始见于《论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有“宋代孔子”之誉的朱熹曾对中庸之“中”的含义有过这样的解释:“中只是个恰好的道理”。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