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8年前,笔者曾在本报“家园”发表过“废品站里的硕士论文”,说北师大的学位论文被卖到废品站,成捆成摞地堆得像小山一样;4年前,曾在某刊披露过废品站发现的邓小平为地质大师黄汲清所作的重要批示;今年又接连发表了几篇有关京城废品站的淘书逸事——其实,废品站的收藏故事,何止老旧书刊,青铜古董也是有的,这里曾上演珍宝传奇,而且曾是文物部门监管、把守的要地…… 30元钱收得“何尊” 新中国建国之初的1954年,南京博物院就从市里的废品仓库拣选出了二千多件文物,其中极其珍贵的有“战国鼎”、“战国剑”、“挟比当十斤布币”、元代至正之宝(大吉权钞十两)、唐“鹊蝶穿花镜”、唐“双鸾狮鹿镜”、清“五岳真形镜”和“皖西北苏维埃铜币”等…… 国宝“何尊”,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载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西周初年的第一件带有纪年铭文的青铜器,由一位名“何”的匠人制作,故名“何尊”,从被请进博物馆就被视为无价之宝。有谁相信它在出土之时才卖了30元钱。这样梦幻般的故事,是发生在许多人视古物如粪土的1965年。那年9月的一天,陕西宝鸡市废品收购站一家门市部又迎来了一位老朋友——老佟,老佟在宝鸡博物馆工作,因此关系经常到这里来转悠。一位老职工想起近来收购的废铜里好像有一件古物:大约一个月前有个农民扛来一麻袋废铜卖,上镑一称按重量付了30元钱。后来把废铜倒在地上,露出来一只铜尊,很像青铜古器。老佟一看,吃了一惊!内行人一眼就看得出是商周的古尊,立即喜滋滋地抱回了博物馆。 “班簋”的劫后余存 10年文革向“四旧”宣战,废品收购站空前繁荣,背景却是10年文化浩劫,不过到了中后期,打倒的倒了,下放的放了,留着的“抓革命促生产”;当时招牌尚未倒下的北京市文物管理处硕果仅存的几个老同志看到废品收购站的旧铜烂铁里时常出现铜镜、造佛、古旧器物,送进熔炉实在疼心,便到废品堆去劳动——“拣货”。 1972年的一天,在北京市物资回收公司有色金属站,程长新和呼玉衡埋头在废品堆里挑挑拣拣,虽然又脏又累,但是能够避开世事纷乱,也算是躲到了一分清静。翻过了几堆坐下来稍歇,一边细看挑出来的几块残片,好像是容器的口耳,质地是青铜器无疑,用力擦去泥土绿锈,竟然露出了几个篆文。青铜器带字愈加珍贵,应该是商周的呀!看看断口不算太旧,或许不久前还是一件整器,其他的残片还混杂在这废铜堆里,心中的欣喜让他们顾不得汗水和劳累加紧翻寻。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又找到了一些残片,口、耳、腹一片片相拼,终于一个成形的古器呈现到面前——好一件漂亮的青铜簋。 “簋”是古代的一种食器,作为礼器是举行祭祀时用来盛放煮熟的黍、稷等食物。这件青铜簋的身世如何?幸好簋内的铭文清晰可辨,共拓印190字足够完整,内容为毛伯班接受周天子的册命和赏赐,追述了其父毛公平定战乱的功劳,为他请求追谥封号,以流芳后世——可见,这只铜簋最初的主人是西周时的毛伯班,不正是已经遗失了70多年不知下落的“班簋”吗! 鉴定考证,查对一部重要的《西清古鉴》,本书始编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共四十卷,收录了清宫内收藏的自商周至唐代的1529件青铜器,每件都先列器目,并绘图画,按图解说,记有高度、重量等等,铭文加附,甚至还有考释和考证,相当于皇室“青铜器”的户口簿。这一千多件文物,一部分留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部分被带到台湾,内有少数佚失,其中就有“班簋”,在乾隆年间入藏清宫在清末遗失,70多年下落不明,碾转到了文革,最后总算从废品站里找回了残品。 沙里淘金的光彩事业 文革刚结束,北京市文物管理处立即意识到废品站这个传统渠道的重要性,马上整理劫后余存的重要文物,摄制了几本《从废杂铜中拣选的部分文物》相册,如有1970年北京有色金属供应站拣送的战国铜鼎,1972年从崇文区白桥收购站拣选的西周铜献,二郎庙收购站拣选的战国铜罍,东城区方家园收购站拣选的汉铜灯,展览路收购站拣选的金代铜枪头,1973年从北京铜厂废料堆里拣选的商铜戈、铜斧、汉独角羊头车饰,1976年北京有色金属供应站拣送的明铜鎏金佛…… 岂止北京,各地的废品收购站也是藏“宝”之地、沙里淘金的地方。1975年,在河北高碑店的土产公司收购站,有人发现了两枚“右明新货”小布钱,据说是全国硕果仅存的三枚之二。1987年,在内蒙古大凉城县城关废品收购站,有人找到一枚“戈邑”平首方足布。1988年,在辽宁朝阳市废品公司铜库,有人拣选到一枚西夏文的“大安宝钱”。1989年,在广东湛江市废品站,有人拣到一枚“民国重宝”“当十”钱,都是非常珍贵的币种……明眼人都知道,许多收藏品、旧货市场的货源之一就是废品收购站! “废物利用、变废为宝”一直是我们国家搞经济建设的一个策略,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打造了一个有效的国营“人工处理系统”,如同织就了严密的大网,打捞着一切可资利用的废物。改革开放后进入商品经济时代,一切能够换成现金的东西更不愁无人去淘。这个“人工处理系统”又增加了私营动力,如今已经细密得像为城市套上了一层层“篦子”,不会漏过任何值钱东西。废品站虽然已经不可能上演以前的淘宝传奇,但仍然是“可持续发展”事业中重要的一环。您可曾看到废品站里忙忙碌碌的打工者?可曾注意到在北京城边通往郊区的各个主要路口,每到下午、傍晚就会驻守着一些人群,每见从城里拉来收废品车辆,就会窝蜂上去,像是专门欢迎的队伍——他们还只是这个“处理系统”中的一道“夹塞儿”的“篦子”——城里排放出来的东西,还要经过一道道的“分栋”,到了垃圾场还有最后一关“拾荒者”,才几乎榨不出一点油水了——世界上,恐怕没有比这更细密更高效的“垃圾处理系统”了。 从某种角度看,城市,简直就是消耗资源浪费金钱的庞然怪物,把人类的创造不分好赖地排泄成垃圾和废物。而分布各处的废品站则像张开的一张张大网,过滤着城市的污秽,从垃圾和废品中回收一切有用的东西,把它们变成新鲜的血液回输给城市的肌体。想到这些,你还会觉得废品站肮脏、拾荒者可鄙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