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将这种悖论背后的交往态度称为"回声式"立场。在这种"回声式"立场下,交往的结果是开放的,或者说是不确定与无保障的。一旦群体中单向索取行为多到一定的程度,或者热衷赠予者突然间失去兴趣之时,群体很快就会瓦解。由这种"回声式"的立场可推知,网际交往本质上是一种开放的人性试验。
信任与怀疑
网际交往的一个神话是它令我们相信陌生人,但实质上,在网际交往中,我们无时不在信任与怀疑之间徘徊。
尽管人类天生擅长说谎,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处于人证与物证的包围,人们不得不尽可能地减少那些被揭穿后蔽大于利的谎言,以维持其基本的体面。但是在网际交往中,谎言对说谎者几乎是无害的,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欺骗。这样说似乎有武断地贬低人性的嫌疑,但我们可以换一种较为谨慎的说法:在网际交往中,网络的匿名性使人们没有必要说真话;换言之,网际交往的基本游戏规则是,人们所说的不一定是真话。
一旦人们选择了这一游戏规则,他们就不再能够指责对方不讲真话是不道德的。加之完全揭示真相的成本过高,人们就只有依靠自己的智慧在信任与怀疑之间徘徊。从理论上讲,似乎说谎者总会暴露出蛛丝马迹,拥有慧眼的人能够以其经验识别真伪。但是,由于所有的观察几乎都会有一种刻板印象在作怪,判断的准确性是没有保障的。例如,在MUDs中,人们常会以刻板印象判断性别的真伪。一位游戏者说:如果一个女性表达了对智慧和性的看法,人们就会认为他实际上是个男性。48不管怎么说,这样的交往还是比较耐人寻味的,它显示了人类交往方式的游戏化倾向。但由于人的许多现实利益并不是随意性安排的游戏,所以在这种交往方式下,一边给人以较大的愚弄他人的自由度,一边又增加了自己被愚弄的风险。
互助与争斗
在网际交往中,寻求互助几乎是每一个上网者的初衷之一。人们在网上帮助他人的动机除了建构一种互助的环境,使自己能够从中受益之外,还有许多与权力意志有关的动机,如扩大个人影响、确立网际地位、发表个人高见等使个人获得心理满足与潜在利益的诉求49。这类诉求就使得网际互助具有内在的竞争性,潜藏了强烈的争斗因素。由于网际交往的匿名性,日常生活中必要的交际礼节都失去了约束力。这使人们一方面更易于直接对他人发出挑战和攻击,另一方面对于攻击和挑战更为敏感,并往往采取过度的报复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形成挫折感的心理阈限变得极低。由于人们总是认为自己的行为倾向是善意的,特别是在网络中作出随意的善举时,更无法容忍他人各种程度的"冒犯",互助时常最终演变为相互的争斗和攻击。加之网络信息传播不畅所导致?难以容忍"的等待,以及冲突双方由于无法面对面而相互作出的恶意揣测,网络几乎成为人们随意宣泄怒火的场所。在一个网际交往攻击心理的研究案例中,一位滑雪新手在BBS上发了一个帖子,寻问"哪位可以给我介绍一间不错的滑雪学校?",立即就有一位"滑雪运动员"推荐了一所学校,而紧接着,又有一位"滑雪博士"推荐了另一所学校,结果两位帮助他人的人发生了争执,争斗从对学校的贬抑开始不断升级,最后成了两人的互相攻击50。
游离与沉溺
从理论上讲,人们似乎可以与网络始终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联系,随时可以从一个网页跳到另一个网页,也可以随时选择离线。人们在网络中出现、组成共同体等都是一种偶发行为,人的旨趣的改变会使人成为网络空间中的游客,网际交往因而成为游离的人际关系。但实际上,人们却极容易沉溺于网际交往之中。那么,游离与沉溺何以共存呢?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网络空间中的游离感,使人觉得网络能够赋予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力,网际交往是一种自主的暂时性交往。但另一方面,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四处游离,又向他们展现了更为广阔的交友面,网络空间四处可见的各色人群使游离者产生了一种厌倦了过客身份,而寻求某种归属的意趋。这样,一方面,旨趣大致相同者就开始人以群分,互通有无,结为某种网络社群;另一方面,旨趣互补者也可以互为供需,形成某种生态性链接。当现实生活无法提供这样的共识群体和互补关系时,人们就可能因感觉到网络给予他们融入其中的快意而沉溺于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