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网络空间、交往和身份认同(1)-科技哲学
来源:  作者:本站会员  点击:次  时间:2002-01-26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然而,网络文化的内涵早已超越了黑客文化和科幻小说中的赛博朋克的范畴,发展为一种与计算机媒介通信和在线交流相关的文化形式。网络文化不仅包括与网际行为有关的规范、习俗、礼仪和特殊的语言符号形式,还包括网际欺诈(flaming)、信息滥发(spamming)、网上狂言(ranting)等现象。随着网民的增多,网际逐渐形成社会连接感,网络社会学和网络文化的研究者提出了网络社区/社群21(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的概念,并认为存在交易的网络社区、旨趣的网络社区、交际的网络社区和幻想的网络社区等四种网络社区22。虚拟社区/社群(virtual Community)23、电子村(electronic village)24、网际社会(cybersociety)25等概念因此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也出现了前卫和反文化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中既有前卫的黑客、虚拟实在的迷恋者和"网虫",也有吸毒和吸食致幻剂者、神秘主义者、网络性爱者、邪教与政治狂热分子。因此有人将与此相关的网上社区称为"网络溺河"(Cyberia)26。
网络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主要有二:媒介文化理论和后现代文化理论。
从媒介文化的角度来看,网络是麦克卢汉意义上的电子媒介的最新形式,是一种具有全方位整合力的媒介。在麦克卢汉等媒介文化研究者看来,媒介即讯息,新媒介就是主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新延伸,并将媒介的历史划分为部落文化阶段的口头传播,古登堡阶段或个人化阶段的印刷媒介以及新部落文化阶段或电子文化阶段的电子媒介27。循此进路,美国学者波斯特(Mark Poster)认为,"历史可能按符号交换情形中的结构变化被区分为不同时期"28,由此提出了与生产方式类似的概念"信息方式",并将信息方式分为符号互应(symbolic correspondences)的口头传播阶段、意符再现(representation of signs)的印刷传播阶段和信息模拟(informational simulations)的电子传播阶段。但是,波斯特所关注者,不再是进步主义意义上的历史发展阶段29,而是主体如何通过信息方式在交往行动和交往结构中被构成。他不再从麦克卢汉的"人的延伸"的理路,仅将网络的出现视为主体的感觉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而是进一步将阐示的对象聚焦于主体本身:当身体不再有效地限制主体的位置时,持续的不稳定性使自我去中心化、分散化和多元化,因此,波斯特认为,网络等所带来的是以双向去中心化的交流为特征的第二媒介时代30。另一些媒介文化研究者则直接关注网络空间本身。Strate指出网络空间意味着类推式(如音像等)和数字式通信方式将大行其道31。而Meyrowitz的"媒介生态"(media ecology )理论则指出网络空间使我们进入"无感觉地带"(no sense of place)32。在媒介文化研究者看来,网络空间里不仅正在产生一种新的文化形式,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空间"中的文化的前提,我们会日益发现主流文化将以各种方式效仿网络文化。
黑客和网络朋克无疑揭示了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文化属性,而实际上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一直是当今后现代理论所关注的焦点。利奥塔在《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33(1979)中谈到了所谓信息学权霸,即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影响到了知识的传播,使知识只有被转译为信息量才被当作有用的知识。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在《仿真与拟像》34(1983)和《象征交换与死亡》35等中论及的仿真和超真实等概念显然包含了对虚拟实在的思考。政治后现代主义理论家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则将后现代文化、晚近资本主义和网络联系起来研究。德里达36和利奥塔37还专门讨论过"电子书写"。德勒兹在《千座高原》中,将后现代社会视为去中心化和去主体化的,认为"游牧式思维"(nomadic thought)将替代"国家式思维"(state thought),杂多的非权力"聚合体"(assemblages)将对国家等权力"聚合体"产生有效的抵抗38。这令人联想到网络空间对现实社会空间的逃逸式抵抗。值得指出的是,在许多有关网络的讨论中,被后现代主义自身作为理论资源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与胡塞尔的现象学,也被视为重要的理论资源。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