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国学略说--易、儒、道三句真言(儒)  2007-03-20 00:00:00

朱熹像 《周易》开启了儒家的思想,它是儒家思想的源头活水。孔子读《周易》曾经“韦编三绝”,把用来穿竹简的绳子翻断数次,可见对《周易》做了很深入的研究,所以后人把《易传》归于孔子的名下。儒家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经世致用”。我把儒

国学略说--易、儒、道三句真言(道)  2007-03-20 00:00:00

老子像 道家思想属于黄老系统。它的源头之一是以坤卦为首卦的《归藏》。道家是讲“逍遥”的,你们可以看看庄子的《齐物论》和《逍遥游》,那是极富想象力的,庄子能把你的思想带到广袤的宇宙空间去遨游。在宇宙之中,人虽然看起来很渺小,但在道家看来,人也

吴言生教授为清华大学国学班讲授“禅宗智慧与现代管理”  2007-03-20 00:00:00

[3月16日至18日,清华大学国学班“禅宗智慧与现代管理”课程开办] [吴言生教授在讲课] [与国学班同学合影] 2007年3月16日至18日,清华大学国学班“中华文化精髓与现代企业方略高级研修班”在温州举办。《中国禅学》主编、佛学研究网主编、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

《三字经》明年申遗 浙江和广东争做作者故乡  2007-03-20 00:00:00

《三字经》 明年就申遗 一个说是广东人所著,一个说宁波人是作者 顺德率先申遗,宁波也不示弱: “人之初,性本善……”一提起《三字经》,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但它的作者是谁却一直都没有定论,不过学术界普遍认为《三字经》的作者是浙江省鄞州籍的南宋

纵横:帝王文化的情结  2007-03-20 00:00:00

近年来,帝王、帝后的影视剧不断“升堂”播出,从中央台到各地方台,各种版本的“正说”、“戏说”帝王影视纷纷推出。帝王、帝后、太后、太子、名臣轮番登台荧屏,“圣旨纷传”,“皇权显赫”,好不热闹。特别是央视前不久推出的《贞观长歌》,“长歌”80集

汉语加速“走出去”:孔子学院今年将达200所  2007-03-20 00:00:00

■设对外汉语教育硕士点 ■选拔大四学生当教师 ■“商务汉语”考试将推出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主任许琳19日在“世界汉学大会2007”新闻发布会上说,汉语正在加速走向世界,国家汉办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已在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40

《论语》可以庸俗化地阅读吗?  2007-03-20 00:00:00

对千人证万人论的经典古籍,准确理解是第一位的,千万慎用颠覆性表述。“个性化”不能成为随意发挥的借口。若有“不同见解”,应清晰提供论据与出处。 讲述经典古籍《论语》,只要稍有人文学养,均知此任不轻,摆弄博大精深的《论语》,这个台是不能随便上的

细说水浒(四十九):宋江装疯为何败露  2007-03-19 00:00:00

宋江在江州浔阳楼醉吟反诗后,戴宗问他在浔阳楼写了些什么?宋江的回答是:“醉后狂言,忘记了,谁人记得。”当戴宗告诉他知府正要捉拿题反诗的人时,宋江不知所措,连连叫苦。无奈之下,戴宗只得要宋江“披乱头发,把尿屎泼在地上,就倒在里面,诈作疯魔。

《十三经注疏》:华夏文明的核心典籍  2007-03-19 00:00:00

在现代社会中,华夏文明是绵延数千年的一大文明体系,拥有难以数计的古代典籍。但不可否认的是,“十三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资料库,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如果我们将浩瀚的中华典籍比作一朵朵璀璨夺目的花儿,那么,可以说,“十三经”就是它们最重要的母

“中庸之道”的平衡智慧  2007-03-19 00:00:00

儒家的“中庸之道”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诸多来自思想史方面的智慧启迪。 “中庸”一语始见于《论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有“宋代孔子”之誉的朱熹曾对中庸之“中”的含义有过这样的解释:“中只是个恰好的道理”。

《醒世姻缘传》对《金瓶梅》的继承与发展  2007-03-19 00:00:00

陈晓青在2004年第4期《山东社会科学》上撰文认为,《金瓶梅》开辟了世情小说的创作道路之后,我国古代小说中世情小说成为主潮,产生了数以百计的作品。其中包括《醒世姻缘传》和《红楼梦》这样的巨著。 历来从事小说研究的人,总是惯常将《金瓶梅》和《红楼
140216818首页 上一页 848 849 850 851 852 853 854 855 856 下一页 末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